• 42阅读
  • 0回复

几内亚比绍调整政策发展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9
第6版()
专栏:

几内亚比绍调整政策发展农业
丹林
如果说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非经历一番艰苦的斗争不可,那么在独立以后,要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也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几内亚比绍人民经过十一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之后,终于在1973年实现了独立,开始了重建家园、发展民族经济的新阶段。
位于非洲西部海岸的几内亚比绍,由大陆部分和沿海6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3.6万多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全国可耕地48万公顷(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10%的土地上覆盖着茂密的热带森林,年伐木量可达10万立方米;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年捕获量可达100万吨。此外,还拥有丰富的铝土矿、磷酸盐矿和石油资源,发展民族经济的条件甚好。
民族解放战争期间,殖民主义当局的扫荡、镇压,使农村和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这是几内亚比绍人民独立时面对的严酷现实。但是,几内亚比绍人民为重建家园、恢复经济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内亚比绍白手起家,兴建了50多个中小型农、工企业,并对自然资源进行了初步勘察。
然而,一段时间内,国家主要领导人在经济建设方面,脱离实际,忽视了经济基础脆弱、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人才的特点,采取了过激的变革措施;同时,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进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结果把来之不易的资金投入原料不足、缺乏市场、建成了也难以生产的项目上。例如,建设一个氧气厂,生产能力很大,一个月的产量就足供国内用一年,氧气不能出口,其余时间只好停产。又如,在外省建设的一个碾米和榨油厂,生产能力每年碾米5万吨,榨花生7万吨,把全国生产的稻谷和花生全部运到这里,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要把全国产品都运到这里显然是办不到的。另一方面,国家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用于农业的投资仅占总投资的7%,农业政策不当,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一些农村青年弃农进城寻找其他工作。加之连年干旱,农业生产一蹶不振,粮食产量逐年下降,1980年全国粮食产量仅6万吨(其中稻谷2.5万吨),缺粮7万吨,出现了全国大饥荒。
1980年11月14日,以若奥·维埃拉为首的武装力量发动“调整运动”,建立革命委员会,接管了国家权力。
革委会成立后,对国家政策和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广泛的调整。在经济建设上,着手纠正脱离实际、贪大求洋,忽视农业的错误。对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逐个审查,关闭了一些缺乏经济效益的企业,同时,注意发挥私商和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改善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厉行节约,以恢复财政平衡。
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增加了农业投资和贷款,扩大了对农民的支援,农民的积极性有所发挥,去年粮食产量增长了三成,达7.8万吨(其中稻谷4.4 万吨),虽然还没有达到自给的水平,但较之前几年已有了改善。整个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据统计,去年上半年出口额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一半。
去年11月,执政党——几内亚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第一次特别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宣布“优先发展农业是人民的基本和首要活动”、“农业是基础,工业是发展农业的动力”,决心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实现粮食自给而继续努力。此外,几内亚比绍政府还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与外资合营,加强对渔业、木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加速恢复和发展民族经济。(附图片)
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市风景秀丽,图为该市的一角。新华社记者李学纯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