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刘三姐》在泰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21
第7版()
专栏:

《刘三姐》在泰国
本报记者 王荣久 杨 群
今年2月,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的彩色影片《刘三姐》轰动了曼谷影坛。
在曼谷的影院里,人们经常看到的是武打、凶杀、恐怖、幻想、色情(有剪接)之类的影片。这种片子看多了,很多观众已觉得腻味。但是中国影片《刘三姐》在曼谷上映,人们却争相观看。有人形象地说:“看《刘三姐》,听山歌,好象大热天喝泉水,清凉无比,耳目一新。”据报道,这部影片在放映期间,“卖座率一直保持高峰,影迷看后,兴致勃然,奔走相告。”一位泰国朋友告诉记者,他在看完《刘三姐》,还没有走出影院,就已决定要邀友人看第二遍。
《刘三姐》出厂至今已有二十年了,这次在国外重映依然受到欢迎,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实属罕见。曼谷一家报纸在影评中这样写道:“一部优秀的电影就象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时间愈久愈耐看。曾经在十几年前轰动一时的《刘三姐》就是最佳的例子。尽管时代的巨轮不断前进,它的艺术价值却是不朽的。”在泰国,争看《刘三姐》的,不仅有华侨、华裔,更有众多的泰国人。影片还在曼谷放映之时,泰国内地的影院就已频频推荐。连影片插曲的录音带也异常畅销。泰国报纸的文章称“《刘三姐》之声誉已威震全泰国”,
“歌声响遍各个角落”。
泰国朋友说,他们所以爱看《刘三姐》,是因为看后有三得:一是听歌,尤其是中国民歌,人们百听不厌。《刘三姐》中的民歌,有鲜明的思想性和针对性,特别是歌词易懂,好记,妙趣横生。在风趣、诙谐甚至俏皮的歌声中,表达出一个非常严肃的主题。在不少场合下,座位上的观众和银幕上的听众一起欢笑。看一场电影,如同参加一次民歌音乐会,受益非浅。
二是人美。观众走出影院交口称赞演员把歌仙刘三姐“演绝了”;夸她的表演“朴实无华,气质纯美,和现时的一些明星截然不同”,看了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她所表演的故事,意味深长,耐人回味。
三是景丽。影片实地拍摄的桂林山水画面既多又美,看了一场电影,等于到中国广西进行了一次旅游,有如身临“甲天下”之境,令人陶醉。
还有的观众感触颇深地说,《刘三姐》是东方文化艺术的典型,东方人看了《刘三姐》,感到骄傲、称心,并为中国正在保持和发扬这种文化传统而高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