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中原明珠”的旧貌新颜——记河南油田整顿前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22
第4版()
专栏:通讯

“中原明珠”的旧貌新颜
——记河南油田整顿前后
本报记者 李德民
从元月到3月,记者先后三次到河南油田采访。元月见到它的累累伤痕,3月看到它的勃勃生机。
河南油田(原南阳油田)分布在河南省南阳、桐柏、唐河、新野、泌阳五个县,年产原油230万吨,在全国油田中名列第七,有“中原明珠”的美称。近两年来,歪风邪气盛行,哄抢原油、偷盗物资、破坏设备的事件不断发生,油田生产受到很大损失。河南省委和石油部对这种侵犯国家财产的违法乱纪行为十分重视,元月初,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派出工作组到南阳严肃处理这一问题。三个多月的整顿,给“中原明珠”抹去了灰尘,使它重新放出光华。
一、昔日的厄运
元月初,记者途经唐河、桐柏两县交界的主要采油区双河一带,看到公路两边小土炼油炉不少。对这种耗费能源、污染环境、危及安全的小土炉,国务院虽有明令取缔,可这里小土炉还黑烟阵阵。据工作组调查,小土炉炼的原油绝大部分来路不正。1981年2月初,桐柏县有一群人,到双河采油区的泌83号井场,抢走试放的原油30多吨。为什么政府关于取缔小土炉的通令在这里行不通?一位社员说:“小土炉是‘财神爷’呵!”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多来油田损失原油4,087.7吨。有的被转手倒卖,有的被烧火做饭,更多的是被个人和集体办的小土炼油炉糟蹋了。
窃电现象曾经也很严重。据油田不完全统计,油田所在区域的83个自然村7,377户中,在油田电力线上私接乱拉灯头25,000个、电动机254台,还有电炉、电铃、用电捕鱼的导线等,月耗电40多万度,折款3万余元。因供电不足和其他原因造成油井停产15,096小时。
面对“中原明珠”的厄运,有主人翁责任感的工人、农民、地方干部和油田干部忧心如焚。他们多次呼吁:尽快刹住破坏油田的歪风邪气!他们告急的信件、调查材料、照片接连寄向南阳、郑州、北京有关部门。
二、“吃大户”和敲竹杠
没有人会认为,内外勾结起来抢银行的钞票和商店的布匹是合法行为,但这里却有人竟理直气壮地宣扬搞点油、用点电天经地义。
“油是从我们地底下抽出来的,见面分一半!”“油田家大业大,捞摸点没啥!”——这些话常挂在一些人的嘴边。于是,“吃大户”的、敲竹杠的,纷至沓来。
据桐柏县栗楼公社51个生产队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社员以烟、酒、肉、蛋、大米、花生、香油等换原油的农副产品价值179,700元,而换来原油的价值是这些农副产品价值的三倍,这些原油再转手倒卖可翻本五、六倍。现在,觉悟了的社员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情况是:“工人吃的便宜肉,社员得的便宜油,国家花的冤枉钱!”
最近桐柏县委查清了这样一笔交易:桐柏县栗楼公社两位干部为解决机关食堂烧饭燃料问题向油田一位试油队长求援。慷慨的队长一松口就给20吨,拉油时实际拉走68吨。这其中39吨被公社食堂当煤烧饭,另外29吨被几个公社干部私分卖钱。慷慨的试油队长得2斤茶叶,而68吨原油的价值是4,420元。在这场交易中,双方都得了利。
1980年12月,政府考虑到油田在桐柏县一个公社钻井占地不少,对减少耕地的社员除作必要的补贴和扶持生产外,还分给公社20名油田招工指标,指定招收减少了耕地的社员子女。这个公社的两个书记趁机为自己的子女打小算盘。他们找到油田负责人,伸手就要五个指标,被拒绝;后来退让一步,要求给两个指标,解决公社一、二把手子女的问题,又被拒绝。于是,敲竹杠者亮出了大牌:好!等明年在我们公社钻井时再说!
说得出,做得到。1981年油田在他们“地盘”上钻井时,多受刁难,有的井一拖几个月不能开钻。
三、为群众,还是为自己
在这次整顿中,河南省委和石油部工作组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在政法部门依法处理犯罪分子的同时,着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从现象上看,不管是小偷小摸,窃电拦车,乃至几十人、上百人的哄抢,似乎都是群众干的。通过工作组深入的调查,认清一个事实:在群众的背后,固然有个别坏人的煽动,更多的还是一些作风不正的干部在推波助澜。而在解决油田问题的一次又一次会议上,又恰是这些人振振有词地说什么“为民请命”:党要有群众观点!国家要照顾群众利益!
纵容、支持一些人损害国家利益、挖社会主义墙脚,这是什么群众观点?其实,这些“为民请命”者并不是完全不懂这个道理。许许多多事实说明:他们用“群众观点”、“群众利益”作钢筋水泥,筑起了自己营私舞弊的掩体。在桐柏县有个公社16名党委委员中,有10个发“油财”的。
对油田来说,也有同样的教训。钻井指挥部一个试油队的指导员从1981年3月到5月,先后用原油48.5吨和农民换大米、猪肉、鸡蛋、苹果、西瓜。这些交易品固然也没全落他的私囊,在整顿中回头一想,原来他用国家的原油换来的不是给群众办了好事,而是挖了社会主义的墙脚。
四、只要敢抓,就见成效
三个多月的整顿,成效是明显的。目前,油田内外工人、农民、干部保护国家财产的责任心大有提高,法制观念也有所增强。124座小土炼油炉已全部取缔,窃电线基本拆除。一些犯有损公肥私错误的干部,主动在会上作了检讨,积极退还公物。现已有价值17万多元的6,357件公物还家,其中抽油管和钢管就有2,083根。桐柏县栗楼公社原来哄抢、盗窃问题相当严重,可是,当工作组和当地干部讲明政策、说清道理后,几天之内就交还公物七汽车。南阳县一位社员说:“不是自家的东西,早交出来心里早干净!”在对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强了对犯罪分子的打击。油田区域破坏案件27起,已查获20起,依法逮捕35名犯罪分子。
油田的正常生产已经恢复,一季度钻井进尺比去年同期增长31%,原油生产增加1.8%,利润增加2.3%,由于哄抢、盗窃原油的事件大大减少,第一季度回收落地油3,100吨,比去年同期增61.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扫除破坏国家财产的歪风邪气,也决非一日之功,就在3月份,油田还发生过破坏和盗窃事件。为了油田长治久安,河南省委决心综合治理,立法根治,使油田为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业血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