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采取积极措施抢救白洋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24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采取积极措施抢救白洋淀!
白洋淀地处冀中平原,是华北最大的淡水湖,不仅以“鱼仓席库”闻名,而且曾经是连接天津、保定的水上纽带。
但是,六十年代以后,白洋淀就每况愈下,生态环境急骤变坏。鱼产量逐年下降,五十年代平均年产1,200多万斤,六十年代为820多万斤,七十年代为220万斤。许多珍贵鱼种如团头鲂、红鱼、鳜鱼等,濒于绝迹。从前淀里产54种鱼类,而现在仅存30来种了。过去野鸭和鸪?、鹳、鹤等鸟很多,现在在淀里乘船转上半天也很难遇到。水面也逐年缩小,1955年测定为40多万亩,而现在只剩9.6万多亩。99个淀中,马棚、羊角、烧车等7个大的淀泊已干涸或接近干涸了。注入淀中的瀑河、府河、唐河等9条河流,近三年中相继断流。目前,淀里的船舶已不能上到保定和天津了。
白洋淀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急骤变坏的原因,除了十年动乱中“毁苇种粮”、“围淀造田”所造成的破坏和近几年连续的干旱外,还有如下几点:
一、污染。污染源有两个,一是工业废水,二是农田施用的农药和化肥。河流入淀处曾出现过鱼虾被毒死的现象,现在淀中鱼的含汞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974年11月,中央领导同志对治理白洋淀污染曾作了批示,国家拨款2,000万元进行治理。1975年至1978年,共花347万元用于治理工程,结果只使保定市每年排放的21万吨污水的二分之一达到地面排放标准,近两年因为气候偏旱,府河断流,污水才没有排入淀中。实际上污染的阴影仍然笼罩着白洋淀。
二、淤塞。9条入淀河流中,白汤引河和潴龙河危害最大。据保定地区环保、水利部门的同志反映,修白汤引河就是为了减缓海河河道的淤塞,而向白洋淀泄沙。1970年至1979年,共泄沙550万吨,年平均泄沙量55万吨;潴龙河年平均泄沙量为145万吨。两条河加在一起,年平均泄沙200万吨,这些泥沙绝大部分淤入淀中,造成严重的淤塞。地处烧车淀的郭里口大队反映,白汤引河每年向白洋淀中冲沙以一米来厚的沙层、半里长的速度向前推进。1975年至1981年,共推进了6里。现在,已使5,000多亩一等苇田变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白沙滩。保定地区环保部门反映,如不解决淤塞问题,60年后白洋淀就不复存在了。
三、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近几年,在注入白洋淀的9条河流上,先后建起了115个中小型水库,在白洋淀注入海河的河道上修了大闸。修建这些水利工程时,大多是从本县、本社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出发的。很少从保护9河流域和白洋淀区的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来考虑问题,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修了那么多水库,天一旱大家都蓄不足水,都难以发挥效益。大家都抢水,造成白洋淀水源枯竭。再者,修了那么多的闸坝,都不留鱼道,使一些要做生殖回游的鱼无法繁殖,这也是淀中大批优质鱼种灭绝的一条重要原因。前几年,淀里所产的赵北口大螃蟹就几乎绝迹了。水产部门不得不每年花上万元的钱,用飞机从江南空运蟹苗到淀里放养,几经周折,方使螃蟹资源得以恢复。
在记者走访中,保定专署、淀边的安新县、王寨公社、郭里口大队的负责同志都希望代他们向中央有关部门呼吁,应采取积极措施抢救白洋淀,不要使它变成臭水坑、白沙滩。为此,他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1、要确立保存白洋淀的思想。白洋淀曾经历过沧海变桑田的演化过程。今天,无论从保护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考虑,还是从经济效益来讲,都以保住这片“沧海”,不要使它变成“桑田”为好。统一了认识,才能统一行动,不去搞那些危害白洋淀的工程,诸如开挖白汤引河等。
2、继续根治工业废水污染,调整与改造闸、坝、水库等水利工程,以利于保护资源。
3、对注入淀里的9条河流采取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方法。河流含沙量大,主要是由于上游流域的不合理的垦殖,破坏了植被造成的。应在9河流域大力提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流失。
4、希望中央有关部门能出面推动农业、水利、水产、工业等单位,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尽早成立一个能协调各个有关部门的组织,定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全面治理方案来,以便使周总理生前提出的“滞洪滞沥,蓄水灌溉,鱼苇生产,综合利用”治理白洋淀的方针尽早落实。
本报记者 曹寿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