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白宫的近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25
第7版()
专栏:

白宫的近邻
袁先禄
经过几个月雨雪霏霏、阴寒逼人的反常天气,难得遇上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3月14日上午,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波托马克公园,享受一下华盛顿初春的美好景色。
从林肯纪念堂直到白宫正对面的椭圆形广场,游客熙熙攘攘,有的漫步,有的闲坐,有的照相留念。在灿烂的阳光下,巍峨的华盛顿纪念塔显得格外神采奕奕。连绵的草坪,碧绿青翠,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在这里,人们似乎都心旷神怡,忘却了眼前的一切烦恼。
沿着白宫外围的黑色铁栅栏,我缓步绕到白宫北门。望了望北面的拉斐德公园,发现那里出现了一片往常所没有的十字架群,就好奇地穿过马路。
就在公园东南角拉斐德雕像脚下,一块木牌上写着:这些白色的木制十字架“墓碑”,是为了悼念美国近年来死于冻饿的无家可归者而设置的。“墓碑”分列成十个群落,前面各有一块标着地名的小木牌,其中有华盛顿、巴尔的摩这样的著名城市,也有我闻所未闻的小市镇。在500多个“墓碑”上,有一部分写明了死者的姓名,还有少数用红字说明“墓碑”的主人是在1982年去世的。
“看吧,不公平的社会使多少人受害!”一个40来岁的大胡子白人主动和我讲话了。他和一个神情忧郁的白人小伙子正并排坐在附近的长木椅上。
我们聊起来了。我问他们现在做什么工作。这个随意提出的问题,使一直沉默的小伙子开口了:“你能给我一份工作吗?干什么我都愿意!”他激动地冲着我说。
我笑了,又问他们是不是无家可归者。那个大胡子说:“是的。但是我们现在也算是有了个家,就在那边。”
随着他所指的方向,我才注意到公园的北侧搭着十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帐篷。《华盛顿邮报》不久前的一篇报道曾经写道:接连好几个冬天,同美国总统住得最近的是一个夜间睡在白宫草坪西南角墙外暖气排气口附近的无家可归者。怎么白宫又有了一批新的“近邻”呢?我想知道个究竟,就和大胡子告别,径直向帐篷那边走去。
在公园北侧一张长椅上,坐着四个男子,其中一个是黑人。一个老太太正和他们闲谈。我同老太太搭话,她就热心地向我介绍了这些帐篷的来历。原来,去年冬天,华盛顿一个慈善组织为了抗议政府对无家可归者漠不关心,在这里建立了几个供无家可归者过夜的帐篷。外地一些无家可归者也闻讯而来,帐篷就越来越多了;不久前,又用各方面提供的材料,为悼念冻饿致死的无家可归者树立了墓碑。
谈起无家可归者,美国官方曾经声称,这些人多数是酗酒成性、行为不端的社会渣滓。老太太的看法可不是这样。她说:“我不是慈善组织的成员,只是附近一个地区的活动分子。同这些无家可归者接触后,我发现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只是不幸的遭遇使他们陷入了绝境。我同情他们,喜欢同他们交谈,因此经常到这里来照顾他们。”接着,她一个个地指点给我看:住这边帐篷的是一个失业很久的工人,住那边帐篷的是一个在越南受到美国喷撒化学毒剂之害的退伍军人……
在那群帐篷的最前面,我看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里根村:人口逐日增加”。在30年代的大危机中,成千上万美国人无家可归而搭起窝棚寄身,人们曾以当时的总统胡佛的名字为这种窝棚群命名。今天“里根村”这个名称,显然来自当年的“胡佛村”,其含义是指责里根总统将和当年的胡佛总统一样使美国更多的人无家可归。
“政府当局对于在白宫对面搞这样的活动不加干涉吗?”我问老太太。
“谁说不干涉!”老太太给我说了事情的经过:这个慈善组织早在去年秋天就申请要在拉斐德公园搞这种抗议活动。内政部国家公园局未予批准。11月“感恩节”到了,根据美国传统,不少慈善组织在那天都向穷人施舍节日饭餐。这个慈善组织用这个名义被获准在公园搭几个帐篷,就动员一些无家可归者在当天夜里住了进去。“感恩节”一过,一批警察挥舞着警棍,砸烂了帐篷,抓走了在场的慈善组织工作人员和无家可归者。这个慈善组织在舆论的支持下向法院起诉,地区法院的判决是:根据宪法人民有抗议的权利,在公园搭帐篷夜宿以抗议政府不关心无家可归者是合法的。国家公园局不服上诉,联邦法院在1月下旬宣布维持原判。于是,这个帐篷群就建立起来了。它同白宫相伴为邻,构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风情画。
抗议活动是不是收到了什么效果呢?老太太摇了摇头,用一声长叹代替了答复。从美国报纸的大量报道可以看到,由于社会福利进一步被大量削减,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处境比过去更糟了。
法律保障人民有对政府的政策表示抗议的权利,据说这是美国民主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政府也有权无视人民的反对而继续损害人民的利益,这看来也是符合美国“民主原则”的。在离开拉斐德公园的时候,我的心情同刚来时完全不同了。一回头,望见耸立在公园里的拉斐德、杰克逊等人的五座雕像,我突然想到,这些曾经为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合众国而战斗过的革命先驱者,俯首看到在他们雕像跟前建立的帐篷和“墓碑”,会有怎样的感慨呢?(附图片)
生活的困苦,促使曾在越南受到美国化学毒剂之害的退伍军人佩蒂自绑在紧靠白宫的拉斐德公园一个十字架上,以示对政府的抗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