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牧马人》在青年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28
第5版()
专栏:

《牧马人》在青年中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牧马人》上映以后,在共青团北京市委的倡导下,最近一些单位的团组织举办了以座谈《牧马人》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团日活动。许多团员、青年结合本行业及本职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座谈讨论,谈了这部影片给他们的启发与教育。现将部分青年的观后感摘登如下:
汪永才(北京饭店团干部):
电影《牧马人》体现了中国人的志气,有强烈的民族感,使我深受教育。我们饭店每天要接待各国的来宾,在我们这里工作的个别青年,由于盲目地羡慕人家的一些生活方式,以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向许灵均学习,做个有志气的爱国者很有必要。
杨宝仁(北京饭店服务员):
我们服务科是外事工作的第一线,外宾经常问我们的家常。有极个别的外宾还向我们宣传他有多少汽车、别墅、财产,还要送黄色图片给我们。所以如果我们的意志不坚定的话,是很容易走上邪路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国家虽然现在比较穷,但我们一定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这一落后面貌。我们应该象许灵均一样,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吕沁舟(朝阳区工读学校学生):
影片中最使我激动的是许灵均被下放到祁连山后,一天夜里躺在马槽里准备轻生,但他想起了鲜红的少先队旗,想起了党和人民给他的温暖,于是他有了生活的勇气。我的心被这组镜头紧紧揪住,眼泪夺眶而出。我也曾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中,但是由于自己不注意思想改造,盲目追求西方的东西,曾认为人生在世就是吃、喝、玩、乐。我一度离校在社会上流窜,一步步走向深渊。当我觉得无路可走时曾想过自杀,是工读学校和老师挽救了我,使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看了《牧马人》后,我觉得过去自己的精神太空虚了。影片使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对于金钱的概念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金钱可以买来灯红酒绿的生活,但买不来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买不来对祖国的爱。影片中李秀芝非常爱自己的祖国,她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通俗易懂的道理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们这些失足青年如果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会被人嫌弃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我们这些凋谢的花朵才能有机会重吐芳香,我们是多么幸运啊!我要向许灵均那样勇敢地生活,热爱生活,做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将来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贡献,让生命更有意义。
杨玉兰(朝阳区工读学校学生):
影片中李秀芝教育孩子说:“只有自己挣来的钱花得才有意思,花得才安逸。象我买盐,我知道这是我卖鸡蛋换来的;我买辣子,我知道这是我割稻子挣来的……,不是我们自己挣的钱一个也不要,这叫志气。”这番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懂得了金钱的富有不是真正的富有,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过去我就因为有好逸恶劳,贪图钱财的坏习惯,才犯了错误。在我来到工读学校以后经常劳动,虽然有时比较累,但是我觉得劳动有意义,心中充满了幸福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我一定要以李秀芝为榜样,在劳动中冲刷自己身上的污点,立志做一个有出息的好青年。
王石丰(首钢机械厂青年工人):
我们作为电影观众,应该分析一下许灵均为什么热爱祖国,又是怎样去爱国的。许灵均从自己的磨难中看到了祖国的磨难,又从自己的平反昭雪看到了祖国的希望,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我们这个国家,国和家是分不开的。所以他决心留在祖国,同祖国一起前进。爱国决不是抽象的,它应该具体表现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劳动中。我们作为首钢的青年工人,在今天就是要通过全面地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制把生产搞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才是爱国的表现。
王淑珍(北京189中团干部):
《牧马人》这部影片好象在演我的过去。我也是一个曾在队旗下宣誓的少先队员,有着一颗爱党爱国之心,但在“文革”中因犯“出身罪”挨整被劳改。在逆境之中就是那些朴实憨厚的工人、农民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他们说:好好干,别信邪,好人受气的日子不会长久。这些语重心长的话就是人民的声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哺育我成长的土地。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自发地抵制来自各方面的整人运动,这种实事求是,伸张正气的态度真值得好好歌颂。
许灵均放弃了万贯家财,放弃了某些青年梦寐以求的出国机会,他是亿万为四化奋斗、不为名利不怕苦累的中国人民的代表之一。而他父亲虽是财产上的富翁,却是精神上的乞丐。看了影片后能给人向上的力量,能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人生的价值。
张振顺(大栅栏房管所青年):
看了电影《牧马人》,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二十年的右派生活没使许灵均消沉,他仍然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他的父亲——亿万富翁要带他去外国过舒适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许灵均想到:人生的价值不是以物质享受作为尺度来衡量的,而是以对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力量的精神境界的高低来衡量的。他安心在他过牧马生活的地方做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自己现在的生活工作条件比他好得多,可是自己以前对房管工作不满意,总想调到工厂去,这种思想真对不起把我养活成人的祖国和人民。今后我决心努力工作,在房管部门扎下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李坚(清华大学学生):
看完《牧马人》后,最使我感动的是许灵均身边的那些朴实的牧民,他们在许灵均困难的时刻竭尽全力帮助他摆脱了轻生的思想,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爱国不是空洞的,我们的人民可爱,我们的历史可爱,国土可爱,对我们青年来讲,祖国的未来更可爱。影片为我们这些尚不了解生活的青年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面。它告诉我们,无论祖国在十年动乱中经历了怎样的灾难,尽管社会上不正之风尚存,但我们人民的优秀素质是不容置疑的。这使我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李焕萍(北京4中团干部):
我们青年人经常爱说自己是不幸的,被耽误了。经过十年动乱,谁的心灵上没有阴影和创伤?但诅咒过去永远代替不了建设未来。许灵均要比我们不幸得多,可是他没有抱怨、消沉,而是给祖国母亲献上一颗赤子之心。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他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我们青年学生应该象许灵均那样把自己和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要坐而论道,而要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雨 嘉 王蒀荣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