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温暖如家——记江苏建湖县一所船民子弟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29
第3版()
专栏:

温暖如家
——记江苏建湖县一所船民子弟学校
去年暑假,船民子弟朱必余考上了大学。临行前,特地回到他先前的母校——水上二村学校告别。他深情地对老师说:“我八岁入学寄读,直到初中毕业,要不是老师们的一片心血,哪会有今天啊!”说着,他流下了激动的泪珠。
这所船民子弟学校,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可住校读书。每学期都有百十名寄读生,小的八、九岁,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要使这些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的孩子,学习好,生活好,要费老师多少心血啊!这个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工人,日当老师夜当娘,把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慈爱倾注到孩子的身上,使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每个宿舍由两名教师担任生活辅导员。不论酷暑寒冬,辅导老师每天夜里都要几次到宿舍,挨个查铺,谁的被子蹬掉了,谁的帐门敞开了,他们都一一照料好。需要拉尿的,就按时喊醒。开饭了,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都是老师、工人师傅一个个盛好,送到孩子手里。孩子们的衣服,老师们也时常帮助洗洗缝缝,哪个钮扣掉了,哪个衣服破了,只要见到,马上就给缝补好。
既要照应学生们的生活,又要担负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这对教师来说,够辛苦的了。但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管报酬多少,工作起来兢兢业业,真象古诗中赞誉的蜡烛那样。担任一、二年级语文、算术课的陆正巧老师身体不好,两个孩子又小,家务压得她喘不过气,但她仍然在家里给一些学生补课。
学生王志霞得病,开学几个月未能上课。病愈后,家长送她到校,怕跟不上班,想留级。陆老师热情地说:“停学要耽误一年,孩子有读书要求,我帮助补补吧!”打这以后,她课后就把王志霞带到家里辅导。节假日也不例外。两个多月过去了,王志霞补上了拉下的课程。学期结束时,她成绩赶上了同班同学,升入了三年级。
几年来,陆正巧给6个这样的学生补习了功课。家长们感动地说:“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真是一百个放心!”
本报通讯员 李容洲
本报记者 颜世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