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精神文明的报春花——记七里涧人民热情照顾瘫痪排长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30
第3版()
专栏:

精神文明的报春花
——记七里涧人民热情照顾瘫痪排长的事迹
阳春三月,在河北省抚宁县的一个小山村——七里涧,漫山遍野的报春花盛开了。
在一片春色霞光中,一位瘫痪了十年,在七里涧人民慈母般温暖的怀抱里,生活和医治了七年的解放军同志,终于站了起来,拄着拐杖迈步了。
此时此刻,搀扶他的乡亲们象看到自己儿子久病初愈那样欣喜和宽慰。此时此刻,这位被爱的热力暖透了的人百感交集、心绪如潮……
小山村敞开了温暖的怀抱
1975年新年后的一天,一辆军用救护车开到燕山脚下的七里涧村口。急促的喇叭声唤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大伙一拥而上,把躺在担架上的一位解放军干部抬进了村。
屋外寒风呼啸,屋内炉火熊熊。七十多岁的张奶奶伸手摸了摸这位解放军同志身下的褥子,慈祥地问:“炕凉不?再添把火吧。”一位大娘抚摸着他苍白的脸庞,背过身子擦把泪水,叮嘱说:“孩子,别着急,到这儿就是到家啦!有啥事只管说一声。”村里的一位老中医攥着他的手,对乡亲们说:“这孩子就交给我啦!”
这位解放军干部是某部排长阎书生。1972年秋,他刚满21岁,不幸得了横贯性脊髓炎,全身瘫痪。两年过去了,他的床头依然挂着“特护”的牌子。
阎书生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外。冬日里,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抖掉了最后几片枯叶。他觉得自己就象这几片枯叶一样,从人生的大树上飘落下来。
就在他悲观失望的时候,部队领导打听到200里外有一位名叫苏兰茹的老中医能治瘫痪病,这给阎书生带来了枯木逢春的希望。苏兰茹为了不耽误给村里的社员看病,提出把阎书生接到七里涧。部队随即派出两名战士前去护理。
消息传开后,村里的群众都跟着大队干部忙碌起来。社员张富田抢着腾出了房子,大家一齐动手,粉刷了墙壁,砌起了新炉灶,换了新炕席,仅仅一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七里涧这个小山村,向一位素不相识的瘫痪病人敞开了温暖的怀抱。
咱把你抬来,要让你走着回去
苏兰茹精心制定了治疗方案。他踏遍山山岭岭,采来一篓篓草药,亲手煎好送到阎书生的炕头。他怕热敷的麦麸温度高烫着阎书生,每次都先放在自己胳膊上试试,然后才给阎书生敷上。阎书生大小便失禁,苏兰茹不嫌脏臭,给他擦屎接尿。乡亲们说:“苏医生有6个孩子,没见他对哪个孩子这么侍候过。”
从苏兰茹家到阎书生的住处,要经过一条山沟。每逢雨季,沟里水深没膝。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阎书生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心里说:“苏医生,今晚您可别来呀!”
“书生!”随着一声亲切的叫门声,苏医生带着满身泥水进来了。阎书生心里十分不安,抓起毛巾要给他擦雨水。苏兰茹一把按住他,说:“书生,你的病耽误不得,我不来心里不踏实啊!”
经过医治,阎书生能翻身坐起来了。为了让他尽快站起来,苏兰茹想方设法帮助他锻炼下肢功能,三伏天半背半拖着他,一步一步地往前挪。阎书生体重160多斤,大半压在苏兰茹身上,不一会儿,豆大的汗珠就顺着他斑白的两鬓往下淌。阎书生实在不忍心,恳求说:“苏医生,您把我放下吧!”苏兰茹紧紧搂住他,深情地说:“书生啊,咱七里涧人把你抬来,就是要叫你走着回去啊!”
纯朴的阎书生,你可知道,这位老中医是冒着风险给你治病的呀!
苏医生行医近四十年,曾担任区卫生院副院长,在“四清”运动中被错误处理回乡。当时,社会上正在抓“阶级斗争新动向”。上头来人冲着大队干部说:“你们用苏兰茹这样的人给解放军治病,出了事就是政治问题,得陪着进法院!”
大队党支部连夜开会,商量对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苏兰茹上山看果树,每天抽三、四个小时,继续为阎书生治病。苏兰茹开的处方在当地取不出药,党支部就派人骑着自行车往返六、七十里,到邻县去买。
阎书生服用的“大活络丹”需50多味药配制,有些稀贵药材,在当地买不到,苏兰茹就写信请本村在哈尔滨市工作的药剂师王景星帮忙。这位年近七旬的共产党员,跑遍了全市和附近的几个县。把药买全后,又利用工余时间蹬起药碾子碾药。从1976年到1978年,每年阎书生都收到老人寄来的三、四盒药。
1979年夏天,王景星退休回到七里涧。当阎书生的药接济不上时,他又把父亲和自己两辈人存用的虎骨、牛黄和麝香送给阎书生。书生要付钱,老人说:“药再贵也有价,我给你的是大伯的一片心啊!”
你是咱庄上的一户,村里的一口
一个病魔缠身的人独居异地,很容易产生思乡的念头。阎书生在七里涧,却象生活在家乡一样。
1976年唐山地震,七里涧遭到严重破坏。房东张富田和儿子从摇晃的房子里奔跑出来时,大地还在颤抖。他们大声呼唤着“书生”的名字,急忙踹开房门,刚把阎书生背出来,山墙就“轰”地一声倒塌了。许多社员在房倒屋塌之后,顾不得抢救自家的财产,争着给阎书生盖起全村第一间、也是最好的一间简易房。
七里涧人民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的伤病员。有位村干部宁死不肯说出藏伤员的地方,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江山变迁,岁月流逝,这种同志骨肉亲,军民鱼水情的革命传统,一直深深地植根在七里涧人民的心中。
自从阎书生来到七里涧,那里的父老乡亲无时无刻不在用一副热心肠温暖着他。
每逢村里来了新影片,社员们看过后,大队干部总是让放映员把机子架到阎书生的小屋里,为他放映专场。山上的桃、梨、苹果熟了,干部们首先想到阎书生,派人送到他的炕头。在内乱的年代,副食品供应紧张,各生产队就轮流保障供应。有些社员把交售生猪所得的几张肉票,慷慨地送到阎书生手中。
房东张富田家有只大公鸡,清晨一报晓,大叔就闻声而起,下地干活。阎书生住下的第二天清晨,大公鸡又象往日那样召唤大叔起床,可是这声音今天听来却使他格外不安。他一狠心把鸡杀了,炖熟了送给阎书生。从那一年起,他每年都给阎书生杀一只鸡吃。有一年遭鸡瘟,他家的鸡死光了,大叔犯了难,最后让女婿送了一只鸡给阎书生,才了却一桩心事。
去年正月15日,83岁的宋陈氏老奶奶,煮熟了元宵舍不得吃头一口。老人家盛了满满一碗,拄着拐杖,冒着寒风,颤巍巍地走了一里多路,送到阎书生的跟前。
逢年过节,七里涧的乡亲们,总要套上大车,推着小车,争着抢着接阎书生到家里做客,共享欢乐。86岁的王孝先老奶奶更给阎书生留下了难忘的怀念。
王奶奶无儿无女,阎书生一来到七里涧,老人就把一颗美好、善良的心掏给了他。
地震以后,在老人的一再要求下,阎书生搬到了她家。没过几天,她就戴着老花镜,细针密线,为书生做了一双布鞋。
去年秋天,老人感到身子骨越来越不行了。她心里琢磨:还能为书生做些啥?她挑选了13种丝线,刺绣了一个有红日、青松、仙鹤和梅花鹿的枕套,送给阎书生,祝愿他早日康复。
老人去世前还念叨着书生的名字,对守护在身边的侄女留下遗言:
“我死后,你要象我……在世时……那样照料好书生……”
有这样一家人
七里涧人民热心关照一个非亲非故的解放军排长的事,象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这消息感召着更多素不相识的人们。
1978年8月的一天,一位擅长按摩的女青年李国华来到庄上,她看到瘫在床上的阎书生,同情心油然而生。她决心为治好阎排长的病出把力。可是,她家离这有60里地,要是住到七里涧,该不会有人说闲话吧。她把心事告诉了母亲,这位战争年代的妇联主任对女儿说:“孩子,给解放军治病,还分啥男的女的,我们那时救伤员,连命都豁上了!”
第二天,李国华就带着行李来到七里涧为阎书生按摩。不久,她接到区里的招工通知书,这对一个农村青年该有多大的吸引力啊!
然而,李国华一看到阎排长还瘫在炕上,怎忍心撒手走呢!一个半月过去了,还不见姑娘打点行装。难得的招工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这年年底,李国华第二次接到招工通知书,阎书生打定主意,再也不能耽误她了。无论李国华怎样恳求,阎书生就是不肯让她治疗,李国华只好含着眼泪告辞。
谁也没想到,仅隔一天,李国华又带着一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来到七里涧。他就是李国华的父亲李春山。没等阎书生开口,春山大叔就说:“阎排长,国华的技术是我教的,她走了,我接着为你治。”“大叔,你给我治病,可家里的事儿、地里的活儿怎办?”李春山拍拍阎书生的肩膀:“孩子,这你就放心吧,大叔早盘算好了。”
阎书生哪里知道,李春山来七里涧的时候,身上还背着“黑锅”。
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为人民立了功的老同志,1957年担任北戴河区草厂大队大队长。那时,刘少奇同志是队里的名誉社员。李春山多次陪同少奇同志参加劳动,访问社员家庭。十年内乱中,李春山被打成“叛徒”的“走狗”,全家受尽了磨难。老伴在忧愤之中得了重病。李春山一咬牙,找了本按摩书,边学边为老伴治疗。老伴的病好了,姑娘也跟着爸爸学会了按摩。
此刻,李春山的冤案还没平反,有人劝他抓紧时间为自己昭雪的事跑跑。可他却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女儿的担子,每隔一天要骑自行车往返120多里为阎书生治病,整整坚持了两年零三个月,总行程达48,000多里。
阎书生的父母得知儿子患病寄养在一个山村,开始还有些不放心。二老来到七里涧眼见乡亲们待书生比亲儿子还亲,眼泪禁不住往下掉。
悠悠寸草心,难报三春晖。这束盛开在精神文明百花园里的报春花,凝聚着中华民族灿烂美德的光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刘德俭 崔强
本报通讯员 周葆莹
新华社通讯员 王文泉
(附图片)
老中医苏兰茹七年如一日,精心为阎书生治疗,每天为他针灸、热敷两、三遍。图为他给阎书生针灸。 王文泉 周葆莹摄
阉书生坐在苏兰茹为自己盖的新房前,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王文泉 周葆莹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