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从童养媳到人民英雄——介绍女工英雄李凤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9-28
第8版()
专栏:

  从童养媳到人民英雄
——介绍女工英雄李凤莲
国涌
十四岁参加革命
李凤莲,今年才三十岁。参加革命十六年以来,没有一天不是积极工作,忠心为人民服务。最初,在印刷厂工作时,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当选过模范妇女。她作装订工,质量数量数第一,当选过全厂的劳动英雄;参加突击队上山开荒,也得过奖。在被服厂又被选为陕甘宁边区一级工厂劳动英雄;在托儿所里当保姆,又是成绩卓著,得到了中央工委“劳动英雄又是革命的贤妻良母”的光荣的称号。
可是在她说来,工作中有个最大的困难——文化水平太低。
她小时候当过地主家的童养媳,吃的饭不如猪食,挨打受气过时光,上学校读书自然是没有她的份儿。
她十四岁的那年就参加了革命,一有空就学习认字,不到一年的光景就认了三百多字,因为工作一贯积极,进步快,很快她就参加了党和工会的工作。但最大的困难,就是文化程度跟不上工作的需要。不过,在厂子里工作时,不识字的人顶多,她还不怎么样着急。
有文化工作会作得更好
一九四七年冬天,她光荣地当选了陕甘宁边区出席第六次劳动大会的工人代表。
劳大以后,要派代表团出国,她也被派参加。后来因为沈阳解放了,组织上要她留下。征求她意见时,她说:“没有什么意见,需要我到那里,我就到那里去!”接管沈阳的一位负责人马同志向她说:“党对你希望很大,想给你一个新的任务——有个工厂要派你去工作,估计你一定能完成任务!”她答应了以后问:“去几个人?”马同志说:“干部很缺,就你一人。”她问:“作工呢?当工作员呢?”马同志说:“去接管,当军事代表。有什么困难吗?”她说没有什么,只是我的文化太低。”马同志说:“没关系,党相信你。”就这样三言两语接受了任务,带领了两个警卫班,一个公务员就去了。
她脑子里想的被服厂,似乎还和延安的被服厂一样:顶多二、三百人,可真没想到人家说:“厂子不大,有两三千人。”
她才从山里边出来,穿的农村服装,进了这样大的城市当军事代表,工厂里的人都看不起她,说她是“土包子”。当时,职工们对我党没有认识,环境相当复杂,不少人向她伪装进步,但凭着她的智慧,和工人群众始终保持联系,都辨别清楚了,一点也没上当,且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来。
工作一天天的深入了,问题越发现的多了。她发现厂方三个月没给工人发薪,是当前的大问题,如果能解决了,对安定工人生活和生产情绪是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没发薪呢?这必须要查账。不识字又怎么查账呢?她下定决心要克服这个困难。
每天,白天他就深入车间了解情况,给职工们上课,讲故事;晚间就查账,总是半夜不睡。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记下来。一天,两天,三天……终于查清楚了:职员们把工人的工资分了脏。问题解决了,工人情绪高了,职员们服劲了。
在被服厂呆了半年,虽然因为工作过分劳累,身体也瘦了,但一切困难也被她战胜了。该厂在数量、质量、节约、文化、生活上都得到了优良的成绩。可是,她不为这些成绩而骄傲自满,总是说:“假如自己有文化的话,工作会做得更好一些!”
在人民大学
从一个童养媳妇成为一个人民的英雄,从一个地主家庭逃出来参加革命,从人民的首都,又坐上飞机到过世界和平民主的堡垒——莫斯科。这是一个多么曲折的过程呀!“党为了培养自己,下了多大的力量呀!党如何的重视自己呀!自己的责任如何重大呀!”李凤莲同志经常这样的想。“自己不认字,能为党作了多少事情?离党的希望有多远呀!”
“为着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水平,今后更能为党多作些工作,还是进学校去吧!”
这个意见被组织上采纳了,今年二月七日她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厂管理系学习。
因为课程太深,学校又为文化低的同志们成立了“文化补习班”,李凤莲同志也编进补习班。
在补习班里,比起别人来,她有三个特别的困难:第一,全班二、三百人,她的文化基础比谁都差;第二,校内校外经常有她出席的会议——因为她在校内担任党总支委员,支部委员,校外是政治协商会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第三,她病多,真正能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有限,这样多的困难他没有被吓倒。很明显的,只有加倍努力。
她每天不睡午觉,总是爬在桌子上作练习题、写生字;早上不吃饭,多学半个钟头。同学们都耽心她的健康,劝她睡午觉、吃早饭,她说:“年青人不睡午觉没有什么关系,不吃早饭已经成了习惯。”同学们有时把她的书没收了,关了门子,撵她去吃饭。可是没有书她也有办法,见盆子就问人:“盆字怎么写?”见了碗就问“碗字怎么写”?
尽管她文化低,困难多,可是她还时刻帮助别人。星期日她和留校补习的同学一起,除自己坚持学习影响别人外,还用让别人默写的方法,推进小组学习。过去各人自己默写,进步不大,这么一来,大家情绪高起来了!
七月三十日晚上,看了一部《高尔基幼年时代》的电影,对她刺激很大,她在日记上写道:“高尔基同志,从小没念过书,凭他艰苦奋斗,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作家,自己这样好的条件还能不好好学习吗?”躺在床上,想了两三个钟头,就订了学习计划:每天记日记、看报纸,遇有生字就记下来查字典;过去对算术总是害怕,下定决心克服。并且向一位文化低的同志提出了挑战条件,要在学习上竞赛。
现在,尽管她一面参加工作一面学习,可是她还能跟得上班。作文方面,入学时写五、六十个字,总有一、二十个错字,现在写百十个字,才只能发现五、六个错字。算术已经学到多位乘法,简单除法也会了。
为什么她基础差,又经常病,外面事又多,还能得到这样好的成绩呢?国文教员与算术教员都异口同声的回答:“凭着她的顽强。”假如追问一下,为什么她能这样顽强的坚持学习呢?那明显得很,因为李凤莲同志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党希望她将来作更多的工作。一句话,她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在生活方面,李凤莲却是同学们的老大姐。
记者到补习班里访问了十多位同学,想请他们谈一下对于李凤莲同志的感觉。他们好像都事先商量过了一样说:“反正我们都觉得她很好,怎么好,我们也形容不来,我们只好叫她李大姐!”是的,李凤莲同志确实像个大姐,她对自己的生活并不关心,对别人却是处处关照得很周到。她病了两三天也不说,硬要坚持上课,直到昏倒不省人事了才被送到医院,医生说:“她是用脑子过度了!”假如有一个同志病了,她再怎么忙也要抽空去看看,帮助料理病人的一切,替他请假、请医生,还要检查病号饭,清早出去,她就催促同志们加衣服;晚间睡觉,他要看看是不是有人没盖好被子。岳金维同志说:“总之,她对大家的事非常关心,个人的利益一点也没有。”
当李凤莲同志那次昏倒不省人事的时候,许多同学都哭了。她到医院后,同学们时时想念她,好像学校里少了一件什么似的,虽然医院很远,大家也要跑去看她。
一个老战士
李凤莲同志在任何环境里都不放松对敌人的高度的警惕性,在学校里也表现出来了。校主任说:“她经常注意一些可以怀疑的事情向组织上汇报,而且这些事情往往都是不少的人忽略的。”有一个夜里,她在外面回来很晚,学校师生早已睡了,她想叫门房起来开门,可是刚一推,大门就开了,门房的同志睡得正甜,一点也没发觉有人进来。和她一起回来的同志觉得没有什么,她却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注意,第二天,就严格地向门房提出了批评,他说:“敌人还没有休息,我们就休息吗?我们学校是干部集中的地方,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这些党的干部,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以防万一”。到底是个久经锻炼的老战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