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7阅读
  • 0回复

棉农的“及时雨”——记山东省茌平县副县长丁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06
第5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棉农的“及时雨”
——记山东省茌平县副县长丁诺
本报记者 陈必将
“他走到哪里,就给哪里播下科学的种子”;“他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丰收的喜悦”。
聊城地区棉农赞扬的这个“他”,就是不久前当选的山东省茌平县副县长丁诺。
一年以前,丁诺在聊城农校当教员,由于经常带着学生下乡实习,给农民讲课,推广农业科研成果,当地棉农十分熟悉他、欢迎他。
临清县金郝庄公社和肖寨公社肩挨着肩,自然条件差不多,但肖寨的棉花单产每年都要比金郝庄高十几斤。1975年8月上旬,正当金郝庄棉花开花结桃的时候,一场暴风雨把棉花刮倒了。有人认为不能扶,说扶了棉秆要折;有人认为可以扶,还要扶得过一点。意见不一,大伙请来了丁诺。丁诺说:“棉花倒了可以扶,但不能扶过劲,扶后再在根旁踩两脚”。大家按着他的说法办,真行!棉花,很快恢复了生长。秋后金郝庄棉花单产一跃超过肖寨十几斤。
肖寨的社员看到金郝庄超过了自己,也把丁诺请来了。“立了秋,把头揪”,是肖寨老辈子棉农的打顶经验,谁也变不得。丁诺来肖寨转游了好几个大队,认为按“立秋”划杠杠打顶,犯有“一刀切”的毛病,便说服群众改变了这种做法。一年时间,肖寨又赶上了金郝庄。
肖寨和金郝庄比翼飞起来了。新闻一传开,丁诺就成了大忙人,聊城地区8个县,他县县都走到了。他给75个公社讲过课,直接听讲人数达37万多。茌平县是聊城地区的一个新植棉县,植棉技术差。地委把丁诺从地区农校调到茌平县,给县委当“技术参谋”。丁诺到茌平后,发现这里科学植棉技术差的重要原因是技术推广渠道不畅通。他先搞起了“科技宣传棚”,利用农民赶集的机会,向农民宣传技术。接着,从全县农技人员和有经验的干部中,选拔近百人,组成几十个小组,在全县开展了一次“送技术到户”活动。去年春天,蔡屯公社遇到了大旱。棉苗出土后,有人不敢松土定苗,怕死苗。丁诺把一株棉苗的根须用水慢慢地全部冲出来,当着大家一边说一边用尺子量:“你们不要看上面棉苗才长一点点高,可下边主根已长到十六、七厘米,侧根二十几条,哪一条也在10厘米以上”。大家看了都很惊讶,说:“这下中耕松土不用担心了”。
棉农说丁诺是“及时雨”,哪里的棉花出了问题,他一去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去年6月下旬的一天,贾寨公社下了一场冰雹,不少棉苗被砸成光秆,社员有的摇头,有的叹气,都认为“这下子完了。”丁诺却对大家说:“只要抓紧松土、施肥,提高地温,促进新生枝芽的生长,亩产七八十斤皮棉仍有把握”。社员们按他的意见办,秋天真的亩产七八十斤,总产保持了特大丰收的1980年的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