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莱茵扬子共萦怀——西德曼海姆民族剧院来华演出话剧《屠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07
第6版()
专栏:

莱茵扬子共萦怀
——西德曼海姆民族剧院来华演出话剧《屠夫》
本报记者 江建国 李世华
“我们要象山猫一样警惕。我们在座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这样做!”这是西德话剧《屠夫》的主人公伯克勒在希特勒统治下经历了浩劫之后,当战胜国的坦克隆隆地驶过舞台时,说的一句意味深长的台词。
西德曼海姆民族剧院5月5日在首都剧场首场演出了三幕悲喜剧《屠夫》,受到了观众热烈的欢迎。这部话剧通过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的故事,无情地鞭挞了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残暴。伯克勒是维也纳一家肉铺的掌柜。他的妻子随波逐流参加了纳粹的妇女协会,唯一的儿子也加入了冲锋队。一向不大过问政治的伯克勒在风云变幻的日子里
“嗅出了一股血腥味”。他虽然不是反法西斯的英雄,但他正直善良,不肯同法西斯分子同流合污。希特勒迫害进步人士,他偏偏要和进步人士接近。纳粹分子疯狂排犹,他偏偏去帮助犹太人。希特勒占领巴黎,当局命令家家户户要挂纳粹党旗,他偏偏要在肉铺门口放着一块“廉价出售多余的卐字旗”的广告牌。国家的沦亡、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擦亮了眼睛,他激愤地喊出:“希特勒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杀人工厂经理!”表达了人民对法西斯暴君的不共戴天的仇恨。
悲剧性的主题寓于诙谐、幽默和夸张的闹剧形式之中。《屠夫》一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演员们演得自然真实,充满着生活气息,把那一历史年代的真实生活、感情重现在中国观众眼前。舞台美术设计,也有其独到之处,把一个维也纳的小胡同一角如实地搬上舞台,使观众觉得仿佛置身于维也纳街头。
西德曼海姆民族剧院建于1779年,是西德最受欢迎的著名剧院之一。使它引为自豪的是,德国大剧作家席勒两部名作《强盗》和《阴谋与爱情》都是发祥于曼海姆民族剧院的舞台,而后逐渐获得世界声誉的,因此,200年前她就荣膺了“席勒”剧院的称号。多年来,这个剧院致力于上演现实题材的作品,《屠夫》就是它的保留剧目之一。这次根据中德两国文化交流协定来华访问演出前,剧院曾反复考虑他们应该带给中国人民一个什么样的剧目作为对中国话剧《茶馆》去西德演出的回访。德国文化史上不乏闻名世界的古典剧作家,如莱辛、歌德、席勒、布莱希特等,但他们最后选中了这部诞生于战后年代,近几年来屡演不衰的现代题材作品。剧院院长迈尔先生说,使两国人民、艺术家互相了解、加深友谊的最好剧目,不是古典作品而是现代作品,它可以帮助我们互相更好了解。
为了保证西德剧团演出成功,我国有关人员几个月来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老舍的女儿、德语工作者舒雨同志反复推敲剧本译文,搞同声传译的北京人艺的4位演员一个多月来,天天对照录音练台词。使这出激动人心的话剧能够克服语言障碍为广大中国观众所欣赏。
曼海姆民族剧院经理佩特森对记者说:“我们非常高兴能作为第一个西德话剧团来中国演出。并希望能通过完成艺术使命来架起两国剧院与剧院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友好桥梁。”周而复同志为了欢迎西德艺术家来华演出,专门题了一首诗:“凝望遥天抚酒杯,莱茵扬子共萦怀。……天涯纵远人相近,友谊青松万手栽。”(附图片)
《屠夫》第十一场中的一个场面,伯克勒痛斥希特勒的暴行。方 成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