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放爆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0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放爆竹
李炳银
回到故乡的第二天中午,我正准备休息一会,突然传来几声爆竹的炸响。对于放爆竹,小时候我是兴趣极浓的。可是,正好象物极必反一样,后来甚至有点厌烦了。在那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热烈欢呼”的事儿实在多。而这种庆祝仪式又多是游行、敲鼓和燃放爆竹。因之,每次总能分到一挎包左右。久而久之,开始时的新鲜感在消失。如今,突然传来的爆竹声,并未引动我,还是脱鞋上床了。
可是,还没等我在床上躺合适,母亲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了。
“三江,志文家要立木房了(即上梁),你还不快点去帮帮忙。”
“你怎么知道?”我反问母亲。
“你没听见刚才放炮哩!那是用炮声招呼人。”母亲很自信,言语间不免露出愉悦的感情。
听了母亲的话,我坐不住了,我得立即赶到发出炮声的地方去。我知道,在家乡,无论那一家人盖房,大家都是要来帮忙的。这不光显示着互助的情谊,也是一种祝贺的表示。我多年不在家,今天正好遇上这个机会,是必须去的。
当我来到时,已有不少人先期来到了,他们抽着烟,在热烈地谈论着。我正想扎头去听听谈论的内容,几句粗野的对话入耳了。
“小子,人家的房眼下就立木了,你还不快点整,老爷子还等着喝你的酒哩!”
“你从明天起就甭吃喝了,留着肚子,我早给你备好了半桶马尿放在那里。”
说话的是两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们的话引起了一阵哈哈的大笑。不用再去倾听谈话的内容了,单是从他们那一张张笑脸上,你就可以窥望到他们的内心。对于农民来讲,如今盖房仍是一大壮举,一生能经自己的手撑起几间房子留给后世,他也就死而无愧了。可惜,在我的故乡,前些年,能完成这一壮举的人实在太少了,有很多人在临终时为此而向子女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我几年不归故里,这次归来一看,不少人家盖起了新房。现在的房子,已不象过去那样的土墙、小瓦,大都变成了砖墙或砖柱、机制大红瓦了。安上了新式的门窗,装上了明亮的玻璃……从样式到质量较之过去都好得多了。
真是人心齐,泰山移,三间大房立时就架起,单等上脊梁了。这时,主人拿来丈二尺红布,绕成一朵花系于梁中,将一串二百头的小爆竹挂在下面,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喊道:“上梁”。立时,两头拴着绳子的房梁缓缓被拉起,顷刻间,爆竹声震天,吆喝声四起,好不热闹红火。不知怎的,这时,我的心跳加速了,手心感到痒痒的,对了,是放炮的兴趣又来了。我把手中的活计交给
旁人,直奔到主人跟前,抢过一串小爆竹和几个大的二踢脚雷子炮,爬上房顶,坐在梁中,点燃引线,只听噼噼、啪啪,乒、叭的爆响声震耳。爆竹声在这乡间的村头升起,把余音传到很远的地方,引来了接连不断的回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