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志在煤海——记阜新矿业学院全国三好学生沈玉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1
第3版()
专栏:

志在煤海
——记阜新矿业学院全国三好学生沈玉志
三年前,沈玉志同学从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山村,来到阜新矿业学院上学。
小沈报考的第一志愿是采矿专业。进校以后,就听到了这样一些议论:“入矿业学院理想难以实现,学采矿专业,前途更暗淡。”“煤矿有三关:又苦又累又危险。”听了这些说法,小沈的脑子里翻腾开了:“我入错了门吗?”正当小沈思绪紊乱的时候,学院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在介绍专业时,向同学们指出,为改变祖国煤炭事业的落后面貌而奋斗是光荣的。特别是党委的同志在一次报告中讲:“我国进口综采设备出了故障,自己不会排除,只好又把外国人请来。可是人家冷冰冰地说,你们在合同上只讲买设备,并未买技术。”这件事激愤了小沈。他想,我们这一代青年应该担当起自力更生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历史重任。如果大家都不愿搞煤炭工作,那么我国煤炭事业怎么前进啊!他决心要努力学好这门专业。期末他取得了6门功课5门优秀的好成绩。
党的三中全会后,小沈更明确地认识到:一个大学生只有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前途与不畏艰苦,积极学习、踏实工作的关系,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又红又专的人才。有一次他回答班主任“你为什么上大学?”的问话时说:
“现在我觉得念大学为自己太渺小了。为党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学,为四化而学,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学习的动力来自党和国家、民族的需要。”
由于小沈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所以他学习自觉、刻苦。去年6月,78(3)班去清河门矿实习。有的同学认为实习就是休息,不太重视。可是小沈却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主动要求参加井下劳动。他拜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师,对顶板管理、巷道布置、运输、提升、综合工艺等几大环节都作了深入的了解。实习结束后,他写出了质量较高的报告。
小沈的学习不是围着考试转,而是注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学习水利学时,老师讲过,伯努里方程、水利潜流喷咀部分的内容不考试。但小沈还是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并与老师讨论了几个问题。
三年来,小沈学习不偏科。他非常认真地上政治课,坚持记笔记。体育课也积极参加,第一批通过了锻炼标准。去年暑假考试7门功课,他取得全优的好成绩。
小沈不但自己努力学习,还积极帮助同学。班里有一位同学,一个学期曾出现三科不及格,小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找老师商量怎样帮助他。他发现这位同学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因为不愿学采矿专业。他就以自己的认识过程来启发这位同学,使这位同学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学习劲头也大了,很快补上了三门不及格的课程。在专业实习时,小沈还主动陪这位同学到井下参观综采掌子面,并对照机械一一讲述构造原理,使这位同学深受感动。
阜新矿业学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