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一则“层层拔高、合理想象”的新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2
第4版()
专栏:来信

一则“层层拔高、合理想象”的新闻编辑同志:
2月20日,你报第一版刊登新华社有关新疆昭苏县人民银行发生火灾的电稿,具体情节大都失实。
导语中写道:“参加救火的各族军民多达上千人”。事实是:银行失火后,县人民银行职工、县公安中队干警和驻军某部指战员,先后奔赴现场,担任警戒和救火任务。围观群众虽有千人以上,但参加警戒、救火的不到200人。其中,县人民银行职工30多人,县公安中队干警50多人,驻军某部80多人。银行几间小平房的总面积只有353.8平方米,一个个站着不动也容纳不了千人;何况银行失火,群众是不能随便冲进去的。消息把“围观群众”与“扑火军民”混为一谈了。
导语接着说:“银行库存的150万元现金撒满一地,分文无失”。第二段又描写道“‘哗啦’一声,一只柜子摔下来砸开了,钞票和帐本撒了一地”。实际上,现金分文没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银行副行长米吉提和昭苏县人民银行有关同志说,金库的现金数字是保密的,只有行长顾云海知道。银行失火后,关键是抢帐本。作为国家银行,钞票烧了可重印;帐本如果被烧,那就麻烦了。银行规定钞票和帐本不能放在一起,保险柜摔在地下也不易砸开,更谈不上“钞票和帐本撒了一地”。如果真的撒满一地,恐怕早就付之一炬了!
新闻还写道:“最先赶到现场的是驻军边防某团100多名干部、战士”。他们不是最先赶到的。失火那天,是农历大年初三,银行不开业。报警后,行长顾云海和行政股长、警卫等5人首先赶到。接着,来救火的是银行其他职工、昭苏县委的领导同志。他们抢救无效,才派人到县公安中队告急,50多名干警立即开赴现场。最后,离银行两里多路的部队指战员才赶到,带队的是副团长纪洪祥(你报误为纪洪洋)。纪副团长说,参加救火的有80多名指战员。
新闻在描写指战员救火的情节说:“副教导员李银海踢开着火的门,冲进金库,在烟雾弥漫中把装满现金的一个大箱子扛了出来。……战士陈勇冲进金库,将200多斤重的箱子扛着往外跑”。据州银行副行长田浩等介绍说,门早已由顾云海行长打开。金库是铁门,几脚是踢不开的。着火后,现金库的铁门仍完整无损。县银行职工也说,他们根本没有200多斤重的箱子,最重的只有五、六十公斤。银行倒有个几百公斤重的保险箱,但三、五个人抬不动。现在,它还在金库放着。
新闻最后一段说:抢出来的“钱柜、帐本和现金堆在路上,到处都是”。据介绍,平时和这次银行失火时,都没有把钱柜、帐本和现金堆在路上,更谈不上“到处都是”。这次被抢出来的保险柜,全放在指定的地方,并由银行、县公安中队和部队三方人员当场登记、查封。
写这则新闻的记者可能没有到现场采访。中间,几经转手、转述,再加上“层层拔高、合理想象”,使新闻中的描写失实。一些地方干部和群众认为,由于记者和编辑缺乏银行工作的普通常识,结果闹出这样的笑话来。
新疆《伊犁日报》记者
周志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