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1阅读
  • 0回复

春天的战斗——回忆苏家埠战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3
第5版()
专栏:

春天的战斗——回忆苏家埠战役
徐深吉
今年5月8日,是苏家埠战役五十周年。
提起苏家埠战役,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都记忆犹新,这是徐向前同志亲自指挥、“围点打援”以少胜多的大歼灭战,一次歼敌35,000人,在红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徐总定妙计
1932年初,活跃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已经取得了黄安战役、商潢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蒋介石调兵遣将,准备从皖西向苏区发动新的“围剿”。当时,敌人在鄂豫皖根据地周围的兵力,已由十个师增加到十五个师,约10万余人,而我红军只有四个师,近3万人。从兵员数量上看,敌众我寡;从武器装备上比,敌强我弱。面对强敌,张国焘动摇了,不同意向皖西发起新的进攻。徐向前总指挥认真总结了红四方面军成立两个月以来在鄂东北、豫东南军事斗争的经验,坚持先打皖西之敌。陈昌浩政委看徐总胸有成竹,决心果断,就站在徐总一边。张国焘不得不收回自己的错误主张,同意徐总率师东进,消灭盘踞在大别山东麓淠河东岸的敌人,为彻底粉碎敌人对鄂豫皖苏区新的“围剿”创造条件。
3月的大别山,已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在独山镇,总指挥部召开了有师长、团长和地方独立团长参加的军事会议。徐向前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他指出:苏家埠是敌人在皖西的前哨据点,岳盛暄四十六师一三八旅全部和一三六旅旅部带一个团驻苏家埠。敌以苏家埠为枢纽,沿淠河东岸的韩摆渡、青山店、马家庵,北迄六安城,南至霍山,总共部署了六个旅十二个团。我方面军总部的决心是: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支援掩护下,主力全部东渡淠河,从侧后包围苏家埠、韩摆渡和青山店,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消灭敌人。徐总强调,一定要将苏家埠的守敌,死死围困,防其突围,逼其投降。以“围点”为钓饵,把来自六安、霍山,以及合肥、蚌埠方向的援敌,引到陡拔河以东一举歼灭。
徐总的妙计,在方面军各部队传达后,指战员们热烈拥护,大家摩拳擦掌,严阵以待,准备杀敌立功。与此同时,皖西六安、霍山等地人民群众,也掀起了生产备战、支援红军的热潮。
人民的支援
徐向前同志率领红四方面军东进皖西,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指挥部政治部于3月21日专门下达了《为红军东下告群众书》,号召工农群众配合红军行动,打倒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和国民党军阀!
六安县委成立了“红军招待处”,各区、乡分别成立了“招待站”,具体负责红军的物资供应和战斗支援。
为迎接红军主力围困苏家埠,六安县三区和五区赤卫队,于3月20日夜间,打着灯笼火把,在两河口、老虎头,架起了九座毛竹浮桥。
六安、霍山县的独立团、赤卫军,直接配合红军作战,取得了很大成绩。活跃在各地的农民协会、少先队、童子团、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分别担任了担架、运输、向导、站岗、搭桥铺路、救护伤员、慰劳红军、瓦解敌军、看押俘虏、协同作战等任务。
与此同时,我方面军总部率十师、十一师、七十三师,以迅速、隐蔽、突然的动作,渡过淠河,按照徐总的妙计,把红军主力部署在青山店、苏家埠、韩摆渡、六安城郊一线,牢牢地卡住了敌人的咽喉。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红军已经神兵天降、森严壁垒。
围困苏家埠
3月21日晚,我七十三师二一八团扫除了青山店外围的敌人,将青山店之敌围住。22日上午,苏家埠之敌二个团增援青山店,我十师将其击退,跟踪追击,将苏家埠包围起来。我十一师继续向北急进,韩摆渡和马家庵之敌害怕被围,仓皇逃进六安城内,我十一师直逼城郊。
苏家埠西濒淠河,居民有一万多人,水陆交通比较方便,是六安西南的大集镇,皖西敌人重点防守的一个据点。整个苏家埠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守敌是两个旅部、三个步兵团、一个山炮团、一个手枪营、一个警卫营,共约6,000人。
23日,六安之敌两个团,向苏家埠攻击前进,企图解苏家埠守敌之围。当敌人刚刚进到苏家埠附近,被我十师、十一师各一部两面夹击,其中一个团窜入韩摆渡,被我十一师三十二团和六安独立团围住;另一个团大部被歼灭,残部窜进苏家埠。
3月31日,敌四十六师师长岳盛暄指挥六安四个团和霍山二个团,在飞机掩护下,分南北两路同时向韩摆渡、苏家埠和青山店方向进犯。敌师长岳盛暄亲自到六安城南十里铺督战。徐向前同志闻讯,来到前线指挥所。眼看着敌人浩浩荡荡已迫近我打援部队的阵地,枪声爆豆似的一阵紧似一阵,徐总命令担负围困任务的部队加强围困,防止敌人狗急跳墙,拚死突围;命令七十三师坚决消灭霍山来援之敌;命令十师二十九团和十一师打援部队,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两面夹击消灭六安来犯的敌人。
反击开始之后,打得敌人蒙头转向。岳盛暄见势不妙,立即逃回六安县城。六安之敌一个团被歼,我生俘敌团长以下官兵数百人;敌一个团溃不成军,窜进韩摆渡;二个团逃回六安。霍山之敌被我七十三师击溃,歼敌200余人,青山店守敌冒险突围,一部被我歼灭,一部绕淠河窜进苏家埠。
担负“围点”的部队,在民工支援下,不断加修工事,把火力点、掩体和堑壕都连接起来,四通八达,部队活动自如,苏家埠敌人全部在我控制之下。
在加强军事围困的同时,组织了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苏家埠被我死死围困,已成孤岛,敌人的粮食越来越困难。六安、霍山之敌,多次与红军较量,已损兵折将,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岳盛暄率两个团守在六安城内,如惊弓之鸟,害怕被围,于是留下一个团守六安,自己率一个团至六安城东三十余里之金家桥,天天向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告急。陈调元智穷力竭,只好连连发电,向蒋介石告急求援。我方面军总指挥部判断,援敌可能从合肥方向来,决定除留少数部队继续围困苏家埠、韩摆渡据点外,把红军主力调集在六安城南、苏家埠以东之樊通桥和戚家桥地区,加强准备,待机歼敌。
打援出奇兵
4月下旬,蒋介石任命其嫡系第七师师长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拼凑了十五个团的兵力共二万余人,分两路由合肥向苏家埠地区进犯。
张国焘见敌人来的兵力比较大,又产生了动摇,提出要撤出苏家埠、韩摆渡之围,放弃快要到手的胜利。
徐向前同志对敌人这一举动,早在预料之中。他认为,敌人虽然有十五个团的援兵,但其建制复杂,内部矛盾很多,除厉式鼎的第七师以外,各部都遭受过我军的严重打击,士气低落,而且又是远道而来。我军士气高昂,工事坚固,以逸待劳,等敌来攻,在运动中歼敌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因此,主张坚决地打下去,夺取整个战役的胜利。
陈昌浩同志支持徐总的正确意见,同意打,反对撤,张国焘勉强收回了他的错误意见。
5月1日,正逢梅雨季节。早晨一起床,我们部队就全副武装,进入阵地待命。一会儿,我二一八团派出的巡逻部队,就与敌人援兵先头部队第七师十九旅接触,我二一八团部队紧紧“咬”住敌人,边打边退。打到黄昏,我二一八团部队安然退到陡拔河以西。敌人当晚未敢过河。
5月2日拂晓,敌十九旅冒雨渡过陡拔河,向我七十三师阵地疯狂进攻,当即遭到我军猛烈出击。敌人前进受挫,仓皇后撤。后面的敌人不知前面的情况,仍向西疾进。霎时,前退后拥,人踩马踏,阵势大乱。我军乘势勇猛冲杀,敌人只顾逃命,溃不成军,中弹落水者很多。敌十九旅大部被歼灭。河东的敌人见先头部队失利,慌忙抢占附近的高地顽抗,妄图稳住阵脚。我七十三师部队乘胜渡过陡拔河,展开猛烈攻击。徐向前同志指挥十一师主力和六安独立团,由六安城南向敌人右侧后包抄过来;十师主力由戚家桥向东敌人的左侧包围过去,敌人已陷入我包围之中。在纵横二十来里的广大地区,我们的部队横冲直闯,犹如虎踏羊群;敌人象没头的苍蝇,东奔西跑,丢盔弃甲。当天下午五点钟,战斗结束了。这场漂亮的打援歼灭战,前前后后才花了十多个小时。
活捉厉式鼎
5月3日上午,军部大院门前的空地上坐满了人,正在召开打援战斗的总结大会。我刚进会场,就听军首长问各团领导:“在俘虏中好好查一查,有没有抓到厉式鼎?”我们团洪美田团长问我说:“老徐,你们营冲在最前头,打乱了敌人指挥部,先查查你们那里有没有?”团长这一问,提醒了我,我想起九连曾抓住一个来历不明的“买卖人”。我把九连指导员张振才同志叫到跟前,他汇报了捉“买卖人”的经过:
昨天追击敌人的时候,九连截获了敌人的一个
“滑竿”,俘虏兵说是“总指挥坐的”,但不知道人到哪里去了。战士们继续向前追,发现一个穿便衣的人,正沿着田间小路向东走。战士们喝问:
“干什么的?”
“做买卖的。”
“这里在打仗,你和谁做买卖?”
“买卖人”被问住了,他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张振才赶到仔细一看,这人是个富商阔少爷的打扮,但一副惊恐的狼狈相。张振才想:这人不是厉式鼎,也是个大官化装的。当时还要追逃敌,没有工夫细考问,就派人把他押送到后方看管起来。
听了张振才的汇报,洪团长马上派政治处敌工股长骑马去查问。半个多小时以后,敌工股长回来了,经过查问,那人果然就是厉式鼎。
过了一会,刘士奇政委在会上宣布:“敌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被我二一七团三营九连活捉了!”
说着,刘政委又拿起电话机向徐向前同志和陈昌浩同志报告了这一喜讯。
“活捉厉式鼎”的喜讯,传向四面八方……
欢庆大胜利
夜深了,徐总屋里的灯还亮着。苏家埠战役尚未结束,他又思索、酝酿下一个战斗了。
5月7日,我十师三十团捉到一个俘虏,经仔细审问,查明是敌人一个团长。我十师师长对他说:“告诉你们旅长,红军命令他投降,限定你明天上午十点出来答复,如果你不出来,12点我们就打!”
5月8日上午10点,那个团长没有出来,派人送来一封信,意思是:决定投降,12点后出来面谈。
下午2点多钟,敌一三六旅旅长王藩庆带领团以上军官,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十师指挥所驻地——一座祠堂里。王宏坤师长代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接受了敌人的投降,并宣布了四项规定。
下午4点钟,受降仪式在小飞机场举行。与此同时,被围困在韩摆渡之敌2,000余人,也缴械投降了。
苏家埠战役胜利了。我军以不足20,000人的兵力,在地方赤卫军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在一次战役中,经过48天的连续战斗,共计歼灭敌人35,000余人。俘虏敌总指挥厉式鼎和5个旅长、11个团长以下官兵20,000余人,缴获步枪12,000余支、机枪171挺、各种炮43门、电台4部,击落敌飞机一架,解放了淠河以东的广大地区。这是鄂豫皖红军建军以来,规模最大、缴获最多、代价最小、战果最好的一次空前的大胜利。
5月23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来电祝贺红四方面军苏家埠大捷,电报指出:苏家埠战役的胜利,“给予全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运动以无限兴奋”。
今天,回忆苏家埠战役,我们更加深深地怀念为这次战役英勇献身的战友们、同志们!是他们以鲜血和生命浇开了这春天的花朵。先烈们的光辉业绩,象大别山的苍松翠柏,万古长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