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副产品生产纳入国家计划指导 四川省全面推广农商合同 目前合同总额已达6.5亿元,占后三个季度收购计划的80%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4
第1版()
专栏:

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副产品生产纳入国家计划指导
四川省全面推广农商合同
目前合同总额已达6.5亿元,占后三个季度收购计划的80%以上
新华社成都5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贺晓林报道:四川省供销部门适应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的新情况,通过全面签订农商合同,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副产品生产纳入了国家计划指导的轨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底,四川各级供销部门已同全省90%以上的生产队和专业户签订各类合同65万份;其中,棉、麻、烟叶、柑桔、楠竹、木耳等20个一、二类产品的合同占全部合同的91%。这些合同都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鉴证,具有法律效力。
四川省签订农商合同是从大竹县开始试点的。试验结果,使国家农副产品收购计划得以落实,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今年开始,在全省普遍推广了农商合同制。各级政府都抽调了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帮助社队进一步健全了农业生产承包合同,为签订农商合同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地签约时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本地情况,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如乐山地区对大宗骨干产品,采用签订单项产品合同的办法,把交售任务落实到户。各地签订的农商合同基本做到生产计划、种植面积、收购计划“三落实”。
在签订农商合同时,各级供销部门还十分注意帮助社员解决经济作物种子、秧苗以及专用化肥、农药等问题。不少地方的供销部门还积极派出技术人员到社队指导生产。做到了“管收先管产”。
四川各级供销部门在签订合同时,还及时向农民提供经济信息,使农民对产品的销路放心,增强了对农商合同的信任感。
目前,全省签订农商合同的总金额已达6.5亿元,占后三个季度收购计划的8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