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台湾某大学教师给在大陆的母亲的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4
第3版()
专栏:

台湾某大学教师给在大陆的母亲的信
这里刊登的台湾某大学教师给他在大陆的母亲的一封信,抒发了思亲怀乡感情,描述了台湾居民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为了写信人和有关在台人员的安全,这里省略了写信人及有关人的名字。
——编者妈:您好!
上次寄给您和永端(写信人的表弟)的信与各家的照片想都已收到了!永端信中所述大妗子去世时盼望见到表弟的情形,我读起实是一字一泪。由大妗想到爹去世的情形大概也是如此。我和爹分别的时候,爹哭的泪人一样,嘱我两件事,一无论到哪里安定下来就成家,二成了家就安定下来过生活,不要想家。那时他不过45岁,年轻气盛,说话好象很坚强,其实也并不真坚强,真坚强又怎哭得那么伤心呢?三十多年,初时读书,后来做事,都未真安定过,这几年才算稍微“安定”一点。但不管安定不安定,都不能不想家!
现在我和媳妇都希望妈能一切顺应自然看开些,知足就常乐。不仅妈如此,也请妈有机会常劝解八妗奶、大舅、赵干娘和五妗、表婶(注:均系在台人员亲属)都要以知足为乐。
外边社会与家乡不同,与现在家乡不同,与过去家乡也不同。工业社会有许多情形不是我们在家乡所能想象得到的。虽然同住一地,每个人的生活情形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生活上的特殊情形,大家统一的情形又是一个个疲于奔命,成天都是忙、忙、忙,象五舅和舅妈都是白天不是白天,晚上不是晚上的。表弟自己做生意,比较好些,但他要担很大的风险,时刻都要操心,商场如战场,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轻轻松松的。星期、假日又必得陪孩子们玩乐,孩子们也很可怜,没有青草地清溪水,成天生活在鸽子笼一样的房子中,功课又逼得紧,星期、假日不乐一乐怎行?有人说:“工业社会是小孩的天堂,大人的战场,老人的坟场。”一点都不错。大人都是为小孩子生活的,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忙个不停。竞争奋斗和打仗一点分别都没有,不敢出一点差错,否则一被社会淘汰,一家大小吃什么?小孩子除了读书其他都还舒服。老年人吃也吃不动,玩也玩不动,也不能做事,也无事可做,所以只有寂寞!自然痛苦。大人夹在小孩与老人之间,担负着一切责任,尤其象我们在外流浪的人,一身之外无长物,只靠工作养家活口。社会竞争得又厉害,慢一步便落人后,错一步便被人排斥掉,不管是慢一步或错一步,都可能是无翻身之时。照片上吃喝玩乐,都是在一天天一年年心惊胆战中不停工作后的一点轻松。而且在社会竞争中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我不参加”,除非他不要生活。
纸短情长,言不尽意,谨在此祝母亲安泰
××82.1 .20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