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从集邮所想起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4
第8版()
专栏:

从集邮所想起的丁耶
集邮是一件有趣的事,它迷住了许多人;人们从中寻找到乐趣,丰富了生活的色彩。我是一个喜好和友人通信的人,照理说应当对集邮感兴趣,至少也该关心吧,实则不然,我对热心集邮者漠然视之:正事都干不完,哪有闲情逸致搞这个呢!所以我每次接到来信时,都常常因为急于知道信的内容而把信封上的好邮票撕坏。可是,最近一件小事却使我一反常态地关心起集邮来了。
事情是这样,有一回,我上班刚迈进办公室,老刘就递给我一封信,我一看信封,是一位在绍兴工作的老朋友寄来的。我刚要拆信,老刘便提醒我:“别把信封上的邮票撕坏了,给我吧。”“你还有这个兴趣?”我边说边把信封递给他。他边小心翼翼地往下启着那张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邮票,边向我解释说:“不是我要,是给隔壁的老李头,他在集邮,你这张邮票上是打着绍兴的邮戳,绍兴是鲁迅的故乡啊!很有意义!”我一听,可不是,还有双重含义呢!我也情不自禁地替集邮的老李头高兴,他能得到这样一枚难得的邮票!象这种愉快的心情我已经失去了多年,今天又在老刘替人集邮的举动中分享到!事后我琢磨着老刘的这种情感,也许就是那种“成人之美”的美德吧!过去,我们似乎都有过这种美好的感情,不过有人多些,有人少些。我是什么时候萌发这种感情的呢?记忆的马跑回到五十年前。那时候我刚七、八岁,奶奶的屋檐下挂着一只柳条筐,她每逢看见我爬上房檐掏雀窝,她都警告我说:“别碰掉我的柳条筐!”她的禁令反倒引起我的好奇。奶奶的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宝贝呢?趁着奶奶不在家,我登上梯子把筐取了下来。不看则已,一看大失所望。我还以为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是些晒干了的草根子、橘皮,还有两只“鸡嗉子”和几个猪苦胆。鸡嗉子和猪苦胆我了解它们的来源,那是杀年猪杀年鸡时奶奶特派姐姐去讨来的。她把它挂在檐下经心地晒干。奶奶只是积攒它,可没有看见过她用过。有一次从下堡子来了个亲戚,说他的老人患眼疾,淘换猪苦胆和几种草药,奶奶一听爽快地回答说:“有!都有。”随后取下来柳条筐,把这位亲戚所讨的药材,都从筐里找到了,使这位亲戚高兴又感激地说:“俺妈就说么,‘你到大婶家准能淘换到!’”奶奶听完笑了,奶奶笑得是那样的幸福,因为她享受到助人为乐的愉快啊!奶奶的笑容长久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奶奶这种助人为乐的感情,是劳动人民一种传统的美德,我们是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
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大了,疏远了,连“君子成人之美”这种美德也遭到批判!有一度,一些老友之间,消息隔绝,也不敢通信!还谈上什么集邮,友谊交流。现在又开始通信了,用信把疏远的感情亲密起来。从那位老刘帮助人集邮的举动中,我又看到了“君子成人之美”的美德,也把我失去多年的情感又唤醒了,复苏了,我高兴地看到人开始在关心着人,关心着人的命运,在尊重人的感情,尊重别人的喜好。好啊!这是一种美德,过去由于不经心,不在意,把它丢失掉;今天,我们人人要经心,要在意,把它一点一滴地再找回来,以充实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