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党给我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5
第5版()
专栏:

党给我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
2月20日你报第五版登了我的信、你部的复信和记者的调查汇报《“苦命娜”其人及其现状》后,各地的同志纷纷给我来信,伸出友谊的手,关怀、慰问、鼓励我。读了这些感情真挚的书信,我非常感动。我深深感到,只有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才会出现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若是在旧社会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象我这样一个农村姑娘,流落在外,恐怕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今天,我不幸流落在外,人民政府收容了我,我的安全和生活都有保障,党还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真是社会主义制度好啊!
在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在亲人和同志们的开导下,我这颗铁心眼终于开窍了,思想疙瘩解开了。3月底,我愉快地回到了可爱的家乡,回到了母亲的身旁,回到了我原先工作和劳动的岗位——公社农药厂。妈妈、哥哥、妹妹见到我归来,一个个都高兴得热泪盈眶,我也偷偷流泪了。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了团圆面,村里人也都为我们全家团聚高兴。
我家乡的县委、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和公社农药厂的领导,为了我的归来,作了大量的工作。县、社党委几次派人到我家,安慰我妈妈,劝说我妹妹,并动员村里、厂里的亲友给我写信,帮助我端正态度。回乡第三天,我就正式回厂上班。回厂第二天,厂里的团组织就让我和团员、青年一起到茅山去植树。茅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等同志战斗过的地方。许多新四军战士为了开辟革命根据地,白骨埋在茅山下,鲜血洒遍大江南。我想到,今天我能在这块土地上劳动,是应该感到幸福和自豪的,不然,我就对不起家乡,更对不起先烈。
我在天津收容所时,收到了大量的来信,有一些同志还给我寄来了钱、粮票和书籍。对他们的情意,我诚恳地表示感谢,但粮票和钱我不能收。在党和政府的照顾下,我现在不缺吃,不缺穿,靠自己的劳动,在银行里还有了存款。这些粮票和钱,有寄者姓名的,我都尽量退回去了;那些未写姓名的同志寄来的钱和粮票,我已委托收容所的同志想办法帮我退还原主。
现在,我在社办农药厂劳动,和姐妹们朝夕相处,我再次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同志的友爱,心情常常很激动。党给我指出的路,是洒满阳光的路。我决不辜负关心我的同志们的期望。我要在社会主义四化的大道上一直走下去。
江苏金坛县登冠公社农药厂
耿美仙
自称“苦命娜”的女青年耿美仙(前报为耿梅仙),已经回到她的家乡,回到她妈妈的身旁,回到她原来的工作岗位了。我们为她高兴,也为她全家团聚高兴。
美仙出走后,她妈妈很难过,日夜挂念,后悔不该一时动气打骂了美仙。其实,据当地干部和群众反映,美仙的妈妈是很疼爱美仙的,平时也多迁就她。美仙和大妹之间,为了顶替爸爸接班,出现了不愉快的事;虽然美仙后来也进入公社农药厂当了工人,但姐妹之间的思想疙瘩并没有解开。最后美仙一时想不开,离家出走,造成了一段风波。
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一次,耿家的“家务事”却牵动了多少人的心。本报2月20日刊登有关“苦命娜”的一组来往信件及记者的调查汇报以来,迄今已收到有关这件事的读者来信上千件。广大读者对“苦命娜”寄予很大同情,热情慰问和鼓励她。美仙本人、她的家乡——江苏金坛县的党组织,也收到许多热情的来信。为了帮助美仙全家和好团聚,天津收容所、中共金坛县委、登冠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公社农药厂党组织等,都做了许多工作;四邻乡亲更是关怀备至。一家有事,社会关怀,众人援助,这种情景是非常动人的。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一个表现。“苦命娜”本来就不能算“苦”,现在应该说是更“甜”了,她已经回到让她感到温暖的家中,回到工厂同志们的身边。
我们祝愿耿美仙全家今后更加和睦相处,祝愿美仙为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编 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