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节约能源工作中的几个症结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5
第5版()
专栏:为四华献计

节约能源工作中的几个症结问题
节约能源和四化关系极大。当前节约能源工作中有几个症结问题,这几个问题解决得好,这项工作就会前进一大步。
一、良好的思想基础
我们的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于以完成产量、产值、利润计划为主要目标,节约能源在许多企业领导人的头脑中不占地位。没有燃料,就向上级要;要不来就停产。有的企业还有“关系户”,上级不满足燃料要求,就从“后门”弄点计划外的。在企业领导思想上,节约能源是“软任务”,完不成也没有多少压力。于是,节能工作只能是推一推,动一动。中央号召把企业基金优先用在节约能源的技术改造项目上,不少企业却优先用于搞基建扩大再生产,甚至用来盖娱乐场所、买小汽车等。所以,必须教育领导干部,特别是企业领导干部懂得节能的重要意义,以及节能的基本知识和途径。有了一个好的思想基础,节能才会引起重视,成为自觉行动。
二、有效的组织保证
国务院和计委、经委、能委曾三令五申,要求建立各级能源机构,设立专职工程师。但时过两年,在许多领导机关、工厂企业中都没有建立起来。有的机关、工厂企业说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实际上是空架子,不起作用。没有专职人员,节能工作就没有人系统地去研究、规划、监督、检查和指导。有些企业向上要钱,说是搞节能改造,其实相当一部分是用到别处去了。所以,国家的节能投资很难取得理想的经济效果。现在正在精简机构,下面的节能机构要不要独立存在,先不去说,但至少不能把这项工作减掉,不能无人负责。应该抽调一批有专业知识、有相当能力的干部去管这件事。这样,能源政策才可以有效地贯彻下去。
三、严肃的政策法令
两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能源政策、指令,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有一些法令、政策不够严密,执行不统一,甚至流于形式,效果不大。例如,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家经委、计委、能委1981年有关文件中规定,节能有奖励。但地方银行不执行,理由是财政部虽然也有相应的文件,可是省、市未转发。这样,下面的节能积极性就受到挫折。又如,文件规定能源择优供应。但计委安排生产任务时,并没有安排择优供应燃料,这样政策就落空了。有了奖罚分明的政策、法令,还要严肃执行,节能的经济效果才会显著。
四、正确的能源统计
报刊上的一些报道,常常以本年度总产值及总能耗与上年度对比,或以万元产值的耗能量对比,说明节约或浪费了多少能源。各工业系统也照样以此来表明节约或浪费。如果说,国家、省、市、自治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作对比,用来考察我们的经济效果,以上的统计数字是有参考价值的。但地方单位简单地照搬照算,就不科学了,甚至会把增产部分的合理增耗看做浪费,而把停电、减产、停产等不消耗能源部分看做节约,这岂不成了笑话!
一般来说,能源统计可以用两种方法,即狭义的节能概念与经济效果的节能概念。工厂企业最适合按产品能源单耗来计算节约与浪费。这既便于开展同行业的节能竞赛,也便于实行能源择优供应。宏观的统计方法适合于国家、省、市、自治区评价能源的经济效果。但它有个缺点,就是只能说明总的经济效果,不能说明产品能源单耗是否合理。宏观数字都是由具体的工厂综合能耗积累起来的,所以基层数字的准确性是个关键。必须加强基层的计量工作,制定出各种新老产品的耗能定额。根据全年全厂产品总能耗,加上生活、基建能耗,得出全年的总能耗计划,到年终再与实际总能耗对比,才能说明是节约还是浪费。如再与历史水平、国内外先进水平做比较,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对节能工作提出正确的改进方向,更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哈尔滨市化学工业局工程师 周鸿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