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苏指导,我问个问题……”——国家足球队组队前的汇报、质询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5
第8版()
专栏:通讯

“苏指导,我问个问题……”
——国家足球队组队前的汇报、质询会侧记
曹焕荣
5月5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小会议室。
苏永舜架了副黑边眼镜,和张宏根、张俊秀并排坐在会议桌的一侧。这三名国家足球队教练,把各自的笔记本搁在桌上,静静地等候在京的足协成员、甲级队教练们的到来。
他们面临一个不同寻常的会议:向40多位同行谈设想,同时听建议,答疑问。用足球协会负责同志的话来说,这是“上任前的一次考试”。
简明扼要的开场白过后,苏永舜开始介绍他的想法,从组队的指导思想到人选,从训练的阶段划分到具体内容安排。深思熟虑的话,说得十分简短、明了:
“新国家队成立,主要任务是迎接年底的亚运会。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在人选上,决定保留原来的基本力量,补进一些作风硬、技术好的新手。”
“组队后,一定要严格抓作风培养、纪律教育和生活管理。”
“汲取以往教训,训练的重点放在:1、身体素质,以适应在午后高温下的连续比赛;2、控球和带球的能力,因为轻易丢球,就没有主动权;3、在对方禁区前的强行突破和我方禁区前的密集防守;4、全队的几套进攻战术。”……
苏永舜介绍完了。一阵不短的沉默。第一次举行这种形式的会议,大家还不大习惯。于是,会议主持人指名要山东队教练吴月洪先讲。他直爽地提了两条:一是队员必须选准;二是打法上要尽快通过中场。话头打开,北京、四川的教练相继发表看法。会场渐渐活跃,交头接耳的“小会”也开起来了。
“苏指导,我问个问题”。说话的是上海队教练王后军。“你打算如何提高队员的破紧逼能力?准备怎么在433等阵式中使用你的队员呢?”
苏永舜停下笔,略微想一想,有条不紊地作了回答。
4月上旬,他听说安排了个汇报、质询会,立即表示欢迎。这种民主方式可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会议前,他和两位张教练一起,作了充分的准备。但一到会上,他有意把自己的发言压缩在半小时以内,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同行们议论,与同行们商榷。
王后军继续发言,又提出中场的组织问题请苏指导考虑。接着,史万春、陈成达等人先后更具体地问:中场的核心落到谁的头上?这些当年的“国脚”、现在的教练,深一步地从许多细处出了不少主意。
会议结束,时间已经很晚了,教练们还在热烈地谈论着。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种汇报、质询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每一个与会者都有收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