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和睦友爱的新农村——记山西省左云县黑烟墩大队的新风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6
第2版()
专栏:通讯

和睦友爱的新农村
——记山西省左云县黑烟墩大队的新风尚
谁都希望有一个相亲相爱、欢乐和睦的美满家庭。怎样才能建立起这样的家庭呢?山西省左云县黑烟墩大队的事实告诉我们,家里要有个好媳妇。
女社员王二女的公公老郑头,前年春天突然得了全身性瘫痪病,连生活也不能自理。王二女象亲生女儿一样,殷勤地侍候着老人,喂水喂饭,端屎倒尿。亲戚和邻里们都说:“二女真是个好媳妇,比亲生的闺女还照顾得周到哩。老郑头有‘老来福’啊!”
类似这样的好媳妇、好家庭,在黑烟墩大队,远不止王二女一家。象吕二女对待哑大伯的事迹,连小孩子也要争着夸几句。吕二女的丈夫在外当工人,家里有个孤身的堂兄,又聋又哑。吕二女没把他推出门外,而是殷勤地侍奉着他,已经相处二十多年了,感动得这位哑大伯见了人就伸出大拇指,呀呀夸赞。
和睦相处、幸福美满的家庭,在黑烟墩大队举不胜举,象待婆如母的刘俏女,三代婆媳关系处得很好的李四女,待媳如女的公公张凤和婆婆李板女……。据统计,全村现有婆媳的家庭45户,近十多年来,家家和睦,户户欢乐;65个有儿媳的老人,个个眉开眼笑,他们乐哈哈地向人们说:这样的畅快日子,过得真舒心,保管能多活几年。
在黑烟墩,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健康,带动山村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俗话说:“十家妯娌八家争,剩下两家寒如冰”。黑烟墩的妯娌们却恰恰相反,她们用行动批判了这种说法。
白转生和任二梅妯娌俩,相处二十多年没红过脸,互助友爱,亲如姐妹,被传为佳话。她们两家原来共有平房、阱房、草房11间房,从未分过,共同使用。前几年,任二梅盖起新房后,就把应分给她家的价值1,000多元的五间半房,全部留给了白转生一家。白转生过意不去,她先是要二梅拆旧房的材料盖新房,二梅不同意,后来硬要二梅拆旧房再盖个炭房。任二梅还是坚决不肯,诚心实意地对白转生说:“你孩娃多,房子住不开;我孩娃少,四间新房满够了。再说财钱低,德性高;东西短,恩义长,咱老姐妹可不能分财下道,断了亲,绝了恩。若不然,就是住上金銮殿有啥用!”
讲得多好啊,这是对那种重钱轻德的人的绝好批判。
在黑烟墩大队不仅妯娌之间礼让相亲,邻舍之间也是和睦相处。二十多年来,从未因一只鸡、一个蛋或孩子打架这些小事发生过纠纷。去年被左云县妇联和雁北地区妇联树为“文明新村”先进集体,并在这里召开了“树新风”现场会,好村风传遍百里山乡、雁门关内外。
黑烟墩大队社员们说:“俺们村有好媳妇、好家风、好村风,是与干部们的好作风分不开的。”
黑烟墩大队9名党员、7名主要干部,不仅经常抓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树立好的典型,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时解决,而且着重教育自己的家属在家和睦相处,出外文明礼让,为社员们树立了好的榜样。去年,全大队评出的十三个“好媳妇”就有7个是干部的家属。
黑烟墩大队干部、党员的作风过得硬,很得民心。社员群众对他们的评论是:作风正派,生活简朴,重活抢着干,苦活留给自己;分东西让群众先要;不吃请,不搞拉拉扯扯;对群众一盆火热。有一次,女社员白转生因流产失血过多,生命危在旦夕。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德立即把准备给儿子办婚事的90元钱拿出来,其他干部、党员,还有社员,也主动拿钱相帮,很快凑足340多元钱。十多名干部群众连夜把白转生送到20里外的医院,抢救了她的性命。
黑烟墩大队干部、党员的好作风和他们坚持进行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带出了好村风。近几年全村没有发生过偷偷摸摸的事,真可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出外的放心,在村的安心,回家来欢心。干部社员同心同德,一心为生产,生产蒸蒸日上。去年人均口粮450斤,人均集体分配收入150元,户均有两口猪、四只羊、一头大牲畜。这个昔日的穷地方、赖村子,如今变成牛羊满山粮满仓、又讲文明礼貌的新农村了。
史文奎 段 玉 郭 策 常 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