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香菇生处香袭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6
第2版()
专栏:家业知识小品

香菇生处香袭人段农娱 李顺发
人们总爱用“山珍海味”来形容筵席的丰盛。而一说到“山珍”,不能不想起香菇。在一桌席上,只要菜或汤里放有一、两棵香菇,满屋清香沁人肺腑,催人要亲口尝尝鲜。
在我国,凡是美好的东西,几乎都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香菇也是这样。据讲,很久很久以前,在巫峡北岸的神农架下,住着以狩猎为生的父女俩。老猎户的姑娘叫香姑,长到十七八岁,出落得如花似玉,而且有一副菩萨心肠,寨子里有人没米下锅,她就送去麂子腿、野猪肉;哪家有人生病,她就送去煎好的草药;谁缺衣短衫,她就送去虎皮貂裘。一天,山外财主进山打猎,看见香姑美貌,便抢走香姑。逼婚那天,香姑用剪刀杀死财主,逃出虎口。财主的家人派出数十家丁追捕,把她逼上一条绝路,脚一滑,栽倒在地。这时,一位白发老人手拿一把褐色雨伞来到她的面前说,你拿着这把伞,他们就追不上你了。香姑接过雨伞,飘然逝去,在她跌倒处的枯树上,长出一个硕大的香蕈。有人说,这香蕈是香姑为报达大地的养育之恩特意留下来的,为了纪念香姑,人们就把这个香蕈取名为香菇。
香菇不但色、香、味俱佳,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早在元代以前,人们就知道用香菇益气补身、“治风破血”了。近代则用它防治某种佝偻病、降低胆固醇、预防肝硬变,甚至用来防治病中之魔——常要人命的癌症。
我国是香菇的重要产地,也是最早人工栽培香菇的国家。公元1313年,王祯就在《农书》中详细地描述过栽培香菇的一套方法。他写道:山中种香蕈(即香菇),“但取向阳地,择其所宜木枫、楮、栲等伐倒,用斧碎砍成坎,以土复压之。经年树朽,以蕈砍锉,匀布坎内,以篙叶及土覆之。时用泔浇灌,越数时则以棰击树,谓之惊蕈。雨露之余,天气蒸暖,则蕈生矣”。近年来,我国的香菇生产发展很快,栽培方法也由传统的砍茬栽培发展到段木接种,缺树木的地方,还设法用锯末或其它代用品培植香菇。目前,我国生产的香菇,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以它特有的功能为异国他乡的人服务。
致读者:去年9月6日本专栏发表了《稻草长出兰花菇》一文以来,不断有读者来信,要求提供生产食用菌的技术资料。前些时获悉,北京农科院《北京农业科技》杂志上举办“食用菌讲座”,是由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娄隆后主持的,每期发表一篇专家谈蘑菇、香菇、草菇等菌类生产的文章,需要这方面技术资料的同志,可直接跟这个杂志的编辑组联系。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