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心肌梗塞前的“先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6
第3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心肌梗塞前的“先兆”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但是,大部分病人在发生心肌梗塞前,都有一些临床症状与体征,医学上称为“梗塞先兆”或“梗塞前状态、梗塞前综合症”及介于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间的“中间综合症”。此时,如临床能及时认识并给予有效的处理,就有可能阻止病变的进展,避免梗塞的发生与发展。
心肌梗塞前的临床表现有:一、突然发生的持续而严重的心绞痛。疼痛剧烈、发作频繁、历时较长,使用硝酸甘油片及其它抗心绞痛药物疗效不明显。二、过去有心绞痛,但最近发作频繁、性质与以往不同或伴有恶心、呕吐、出大汗或心律失常及血压下降者。三、虽长期患冠心病,但能参加体力劳动、自觉体力正常、精力充沛,而近期出现了呼吸不畅、走路气喘。四、突然发生晕厥、血压下降或心率缓慢者。五、心电图缺血较前加重或出现S—T段抬高、T波高尖以及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在冠心病或老年患者中,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可能为急性心肌梗塞先兆。应立即停止工作,避免精神紧张,护送病人入医院检查治疗或有条件时就地治疗,严密观察。主要观察心绞痛的发作情况,测定血压、心律,作心电图检查,化验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等。并应连续观察,同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包括及时解除发病诱因、卧床休息以及给予镇静药物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口服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药物。有心律不齐或心功不全时,要给予相应的治疗。总之,对待梗塞先兆的病人应同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一样处理治疗。  李春生 郭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