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小人书”要为“小人”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6
第5版()
专栏:

“小人书”要为“小人”服务
关树人
四川人民出版社编绘的《小小连环画》(第一辑),一摆上柜台,就被娃娃们抢光了。书店的女售货员说:这是几年来卖得最快的“小人书”。
和娃娃们聊起来,才知道这书受欢迎的原因全在一个“小”字上。它装帧“小”,还有彩绘硬盒封套,比较精美;它价钱“小”,一辑八本,四角五分钱。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小”,很适合孩子们的口味。这一辑中有《丁丁战猴王》、《阿凡提种金记》、《黑熊奇遇记》、《小海豚》、《雪孩子》、《好猫咪咪》、《老狼请客》、《西瓜炮》等故事,饶有趣味,全是娃娃们喜爱看的。
“小人书”,顾名思义,它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小人”。可是前一段时间,有些“小人书”却不是这样。有的谈神弄鬼,荒诞不经;有的谍影憧憧,阴森恐怖;有的多角逐爱,缠绵悱恻;还有的采用大量倒叙、插叙、幻影、迭画手法,叫孩子们翻来覆去,看不明白。这样的东西,有些对成人尚且不宜,更何况是洁白无瑕的娃娃。任何一种刊物,总有它特定的对象,总要研究自己读者的特点和需要。儿童刊物,担负着用正确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感情教育、影响下一代的任务,加之孩子们鉴别能力弱,叔叔、阿姨们更要严肃负责,切不可粗疏马虎,更不能随心所欲。我们反对那种把娃娃描绘得比大人还正确,板着面孔教训人的枯燥无味的东西,也反对这种把一些成人欣赏的甚至不健康的东西塞给娃娃们的做法。这两种做法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没有从“小人”的特点出发,想“小人”之所想,印“小人”之所需。娃娃就是娃娃,就是幼苗,就是希望。我希望我们的启蒙读物,不要在启去孩子童稚之“蒙”后,又给“蒙”上社会的灰尘,玷污了幼小纯洁的心灵。这恐怕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