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外国的广播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6
第5版()
专栏:

外国的广播剧
黄炳琦
六十年代电视开始在西方国家普及以后,广播剧经历了一场危机。谁知到了八十年代,广播剧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听众数量在回升,除了老听众外,还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其原因何在呢?
广播只能听不能看,是它的局限也是它的优点,它只提供声音的形象,其它由听众自己去设想、补充,这里有一个广阔的天地听凭想象去驰骋。名著搬上银幕,有时候令人失望。如人们熟悉的、津津乐道的人物形象一旦出现在面前,你可能会觉得它们比文学形象逊色不少。而听广播剧,只要人物的声音合你的意,他们的外表尽可由你自己去想象。
立体声的发明大大增强了声音的表现力。你可以听到不同空间的、游动的声音从不同的方向传来,如果戴上耳机听一种用“人工头”录下来的声音,你对这个声音的世界的感受就更为真切。细微处可以清楚地听到人们的窃窃私语,听到一只蚊子在嗡嗡地围着你的头打转转,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宽广处仿佛置身在喧闹、沸腾的城市中,航行在雨暴风狂、巨浪滔天的海洋上……
音响效果在广播剧里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象西德、英国这些广播剧比较发达的国家,对音响资料的搜集工作做得很细,不管你要一九二○年伦敦火车的背景杂音,还是一八九○年科隆大教堂的钟声……都能一一提供。它们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有助于烘托广播剧里所描绘的特定环境气氛。音响效果的制作、使用越来越讲究,不论是辽阔、宁静的田野,浪涛拍岸的海滨,还是庄严、肃穆的宫殿,都能用有代表性的音响真实地加以再现。听众用自己的想象可以描绘出广播里看不见的东西。视觉形象的空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听众的悬念,激发了听众的想象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