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打破互相封锁 加强交流协作 四川各地质部门综合利用地质资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7
第2版()
专栏:

打破互相封锁 加强交流协作
四川各地质部门综合利用地质资料
本报讯 记者罗茂城报道:长年在四川钻井找矿的中央和地方各系统的地质部门,在四川省岩心及地质资料综合利用协调小组的协调下,打破门户之见,加强交流协作,综合利用岩心及地质资料。
为探明四川省地下矿床和地质情况,三十多年来,国家大量投资,打了两万多口井,取得了大量的岩心和丰富的地质资料。可是,由于过去管理体制不合理和历史上形成的门户之见,各地质部门对各自取得的岩心及地质资料相互封锁,“钻机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定程度地妨碍了找矿及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了充分利用国家投资所取得的岩心及地质资料,贯彻综合找矿和综合利用的方针,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去年元月成立了协调小组。一年来,这个小组为各地质部门、单位沟通信息,协调意见,解决矛盾,做了大量的工作。
原来在四川从事黄金地质勘探工作的部门有好几个,长期以来,这些部门之间很少通气,相互争地盘。今年2月,协调小组协助省委负责同志,组织有关部门到现场调查、座谈和协商,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范围,加强了互通情报、交换资料的工作,加速了黄金勘探工作的开展。
地质体在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不同矿的共生、伴生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协调工作,及时沟通地质信息,往往少花钱多办事。例如,地质部第二地质大队是从事钾盐普查勘探的专业队伍。去年8月,四川省石油局川西北矿区正在施工的大深一井即将钻进盐系杂卤石层。他们知道后,便请这个矿区代采100米岩心。经过协商,终于取出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掌握了一些新的成盐特征资料和含钾线索。据估算,如果靠地质部第二大队重新布井上钻,约需两年时间,花各种费用300万元左右,耗柴油、汽油七八百吨。而现在只花了32万元及一个多月时间,便取得了所需资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