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关心青少年成长,调解民事纠纷,开展邻里互助 上海数十万退休职工积极为社会办好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7
第4版()
专栏:

关心青少年成长,调解民事纠纷,开展邻里互助
上海数十万退休职工积极为社会办好事
本报讯 上海市有几十万退休职工,积极为社会办好事,成为促进安定团结,建设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上海退休职工已有100万人,其中经常参加里弄工作、为社会办好事的约占一半左右。他们热情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调解民事纠纷,开展邻里互助活动,兴办社会福利事业,表现了可贵的主人翁精神。
曹杨新村七十四岁的退休教师高秋峰,坚持为青少年辅导政治、数学和语文,每年还从退休金中省出一二百元资助青少年买书籍和报刊杂志。五里桥街道以退休职工为主体成立了82个帮教小组,帮助那些沾染了不良习气的青年转变。一年多来,这些青年有三分之一进步显著,绝大多数没有再犯新过失。
杨浦区的许多街道聘用退休职工,办起了福利工厂、福利站、工疗站,使一些残疾人员在那里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有的还得到一定的治疗。
曹杨新村街道的154名调解员中有151名是退休职工。这些老同志在群众中有威望,在工作中坚持正面教育,有理有据,群众信服。去年他们共调解邻里、夫妻、婆媳之间各类纠纷831起。他们还通过说唱、编写黑板报和办图片展览等形式,讲团结,讲礼貌,发扬正气,树立新风。
宛平里委党支部书记、退休职工赵鸿德,同其他里委一起访问居民家庭,了解群众生活上的困难和要求,组织退休职工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他们代人买菜、领牛奶、收晾晒的衣服、送雨伞等等,受到广大居民的赞扬。周家桥第三里委去年暑假办起了儿童乐园,由27名退休职工轮流值班,负责照料双职工家庭的低年级小朋友吃饭、午睡、做作业、玩耍,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许多退休职工还积极参加优抚军烈属、关心孤老,照料产妇等工作。居民们感慨地说:“远亲不如近邻,搞好邻里团结好处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