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在安徽和县发现一座北魏砖砌室墓 出土一批随葬品,为研究南北朝历史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7
第4版()
专栏:

在安徽和县发现一座北魏砖砌室墓
出土一批随葬品,为研究南北朝历史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本报讯 最近,在安徽省和县邵李大队鱼网村附近,发现一座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砖砌室墓,经过清理,出土一批随葬品,为研究我国北魏历史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这座古墓,是鱼网村一家社员在村南麦地里取土时发现的。县文化局、文物组得知后立即采取现场保护,积极组织力量挖掘,并在县区社有关单位的重视和配合下,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此墓为凸形卷式单室,长五米,宽二点五米,深三米,周围被淤泥填充,方向正南偏西五度。墓砖有两种规格:一种是砌墓壁和铺用的长方砖,其上模印四出叶脉线纹,对称三角纹和对称复弋半圆纹;一种是砂墓卷用的楔形砖,其上模印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元年”(公元四一六年)字样和花纹。室内置木棺两口:一口斜置于室前,无棺蓊和横头板,但有一较大棺盖垫在两棺之下;一口直置于室后,有棺盖而无横头板。两棺均以整木挖凿而成,棺内除出一铜镜,别无他物,显然被盗过。随葬器物分置在墓室南壁两侧,以陶器居多,瓷器次之,共出土五铢钱、铜镜、银戒指,瓷罐、瓷盆、瓷钵、瓷盘、瓷碗;陶仓、陶磨、陶罐、陶盆、陶碟、陶杯、陶碗、陶犀、陶狗、陶猪、陶鸡、陶鸽等三十余种,是和县出土文物年代最早的一批,对研究我国南北朝历史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王丰淦 叶永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