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戊戌维新中的光绪皇帝是维新派还是洋务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7
第5版()
专栏:报刊论文介绍

戊戌维新中的光绪皇帝是维新派还是洋务派
在戊戌维新中,光绪皇帝是维新派还是洋务派,历来的看法以维新派者居多。苏沛同志在《戊戌维新中的光绪皇帝是维新派还是洋务派》一文(载《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中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文章作者认为,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同洋务派有三个大的争论问题,而在这三个问题的争论中,光绪皇帝都站在洋务派一边,而不是站在维新派一边。第一,制定宪法,召开国会,实行君民共治,这是维新派所提出的最激进的资产阶级政治纲领,也是维新派和洋务派之间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可是,连这样一个非常初步的资产阶级政治要求,也被光绪帝否定了,在他发的一百多道上谕中没有只字的反映。第二,在经济措施方面,康有为提出最为重要的建议是设立工商总局和废除厘金制度。这两条都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前者意在动员和组织“士绅”创办工商企业,后者意在扫除商品流通的封建障碍。在光绪帝的上谕中,凡提到商务局,均说明由员绅办理,而不说由商人办理。光绪帝的这种主张,是洋务派的官督商办的另一种说法,与康有为的由“商人办理”的主张显然不同。康有为关于废除厘金的建议,光绪帝也没有采纳。第三,维新派和洋务派另外一个争论激烈的问题,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康有为坚决主张废除八股,改试策论,不必独尊四书。光绪帝否定了康有为的“改试策论”的建议,而坚决支持张之洞的以四书经义为取士标准的主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光绪帝对张之洞的《劝学篇》的态度。张之洞的《劝学篇》是专门为了攻击维新派写的,其中列举维新派的观点,逐条加以驳斥,而光绪帝却两次发出上谕对《劝学篇》大加赞扬,竭力推广。因此,不难看出,在百日维新中,康有为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主要建议,光绪帝都没有采纳。在百日维新中,光绪帝发布的一百多道上谕中,侧重和反复强调的是练兵和筹饷两件大事。而这两件大事恰恰是洋务派行之已久、已遭失败的老路。
文章作者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位皇族青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以前,他几乎没有走出过紫禁城,同社会接触很少。他长期接受封建主义教育,只是在中日甲午之战以后,在爱国主义热情支配下,看了一点西方情况的奏章和书籍,所知既少又浅,很难说在他思想上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观点。象这样一位无论从哪方面说都同资产阶级很少有联系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努力去实现维新派所提出的资产阶级政纲呢?十九世纪末,当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已经依附于外国帝国主义、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候,光绪皇帝不可能超越他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承担维新派企图让他扮演的角色,他已不可能再作中国的明治天皇。戊戌变法的见证人之一章太炎对光绪帝评价甚低。他认为如果慈禧太后死亡,光绪自己当政,光绪会效法拿破仑第三,把维新派打倒在血泊之中。章太炎的说法虽仅是一个推断,未成为历史事实,但从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来看,未尝没有道理。(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