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满腔热情地扶持穷困社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8
第1版()
专栏:

满腔热情地扶持穷困社队
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刊登的关于长安县胜利一队由富变穷的报道,提出了目前农村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一读。
胜利一队过去是个有名的先进队。合作化时期艰苦创业,大家关心它,支持它,作家柳青就以这个队为生活基地,写作《创业史》,歌颂它在合作化初期由穷变富的业绩。十年动乱,这个队受极“左”政策严重干扰,由富变穷了,直至今天,仍处在穷困状态。这一情况,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问题的决定,号召全党“要集中精力使目前还很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迅速发展”,使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发展生产而共同富裕起来。全国贯彻三中全会的政策已有三年,离西安市只有几十华里的这样一个原来闻名全省的富裕队变成穷困队,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搞活农村经济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农村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许多长期贫困的社队,开始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类似胜利一队这样的生产队,总的说数量已大为减少。但是必须看到,在有些地方,依然存在着数量不等的穷困社队,它们在这几年中,生产和生活面貌改变不大,有极少数甚至还没有什么变化。正是这些地方,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工作中的薄弱一面。
这几年,农村经济情况好转了,社员收入比过去增加了,生活初步改善了,这是符合实际的。但仅仅这样看问题是不全面的。以粮食生产为例,去年我国在不少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比1980年增长1.4%,净增100多亿斤,这是很好的形势。但是各地增产的情况很不平衡,增产幅度大的地区并不多。有些地区虽然增产较多,由于过去基础很差,长期贫困,现在开始解决温饱问题,还谈不上普遍富裕。有些地区和社队去年减产,困难还不少。例如长安县的这个胜利一队,去冬今春就有不少社员缺粮。再来看看农民的收入。据国家统计部门去年抽样调查,社员全年每人平均收入(包括农业、副业收入和通过再分配得到的收入)为223元,比上年增长16.8%。增长幅度之大,是解放以来少有的。但是,社员之间的收入有不小差距,多的每年每人平均收入达500元甚至1,000元;生活低的只有几十元。陕西省委抓住了胜利一队这个典型,第一书记亲自解剖麻雀,深入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决定把扶持穷困社队的工作,列为今年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
扶持穷困社队,不能单纯地给钱给物,也不能简单地把政策和措施布置下去就算完事。首先要坚决执行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细致地做人的工作,特别是要在整顿社队领导班子上下功夫,纠正执行农村政策中的糊涂思想。胜利一队由富变穷,问题就出在领导班子上。在十年动乱中,一个比较好的领导班子被整垮了。这几年迟迟翻不过身来,问题还是在于经过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干部懒散,只图私利;不落实责任制,仍然吃大锅饭;不抓生产,不抓科学种田,常常违误农时。这样,怎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生产怎能搞上去?如何能摆脱贫困?建立一个坚决执行四项基本原则,按三中全会路线办事,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基层领导班子,是目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领导班子软弱无力,松松散散,甚至作风不正,党的政策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贯彻。这就联系到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如果不解决有关领导部门的官僚主义、涣散软弱的问题,就不可能整顿好基层领导班子。为了尽快地扶持穷困社队改变面貌,把农村的各项工作做好,各级党委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下决心搞好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