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我认识他,他是我的朋友”——记萧三与胡志明的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18
第8版()
专栏:

“我认识他,他是我的朋友”
——记萧三与胡志明的友谊
高陶
五十年代,在河内举办的一个捷克艺术展览会上,一尊铜塑头像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塑像微微翘首,神态生动,这对前来参观的胡志明同志来说是那么熟悉!他在塑像前沉思片刻,突然讲道,“我认识他,他是我的朋友!”在这尊塑像基座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国诗人萧三”。
这是匈牙利籍的捷克艺术家在布拉格为萧三塑制的铜像。他还塑制了同样的一尊石膏像,现在完好地安放在萧三的家里。
胡志明与萧三的友谊是从六十年前邂逅于巴黎街头开始的。
二十世纪初叶,巴黎,一直是各国无产者敬仰与瞩目的中心。巴士底狱卷起了狂飙,公社社员墙上弹痕斑驳,塞纳河热血流碧,无一不掀动着革命者的心潮。他们飘洋过海,栉风沐雨,争先来到这个革命圣地,寻求自己民族解放的道路。萧三也在1920年6月来到巴黎勤工俭学。
萧三和巴黎工人示威游行的滚滚人流一起,踏着《国际歌》的悲壮的旋律前进着。这时,一个三十多岁个子不高的越南人,向萧三的行列靠拢过来,两人相视一笑,正是那个
“熟悉的曲调”,使两个异国兄弟的臂膀紧紧地挽在一起。这是萧三和胡志明的初次相遇。后来他们在第二、三次游行中再次并肩战斗。
萧三早就敬慕这位在凡尔赛会议上,为争取越南民族独立而战的著名革命家阮爱国。
那时,胡志明只会讲广东话,萧三不懂,他们便用汉字笔谈。以后胡志明便经常到旅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机关所在地戈德弗鲁瓦街17号,访问萧三和其他中国朋友。胡志明坚毅的革命意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热忱、乐观、开朗的性格,深受中国同志的尊敬和信任。胡志明是法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经过对中国同志的了解,1922年秋的一天,对他们说:共产党是讲国际主义的,不论是什么国家、民族的人,只要志同道合,就可以加入,并诚恳地表示愿意做他们入党的介绍人。中国同志赞同这一建议,讨论后,决定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萧三五位同志正式申请加入法共,不久,他们成为法国共产党的党员。
岁月如流,时间的巨轮推到1960年。已经是越南党和国家领袖的胡志明仍然不忘这位在革命艰难时期相识于异域的中国朋友。他向我驻越使馆提出:“今年的(中越)文化交流最好让萧三来”。5月14日,萧三来到了河内。
萧三在主人陪同下拜访了越南的同行和文化单位,参观了工厂农庄,写下了诗篇《下龙湾赋》和《过横山》。使人难忘的是访问了胡志明主席的故居和他的生平事迹展览会。归后在日记中写了《胡主席故居》一诗(此诗未发表过),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家徒四壁一空室,
蔗杆为庐篾片壁。
木箱泥罐为装饰,
头门一杆竹支撑,
硬板为床半块席。
这期间,正值胡志明七十寿辰,举国欢庆。但一贯谦虚、朴素的胡主席却为了逃避国人的祝寿,“偷偷地”躲到了中国的南宁,寿辰过了3天才回到河内。
5月19日,胡志明同志的生日,萧三在一块红缎子上写下了《敬祝胡志明主席七秩大寿》诗四首,以表达他对胡主席的崇敬和祝愿。其中一首写道:
忆昔巴黎邂逅时
青年爱国凌云志
谈新话旧赤都日
方寸何曾忘故里
坚强巨手树红旗
斩棘披荆无与敌
革命完成人心向
半边天下终连璧
6月1日,胡志明在府邸接见了萧三。这是一座曾被殖民统治者窃据的美丽迷人的大花园,林木蓊郁,草坪如茵。只见一池碧水,微波不兴,映出蓬蓬绿荫下一位垂钓的银髯老者,他身穿一件越南人常穿的普通酱色衣服,这就是胡志明。他急起迎向客人,久别重逢的旧友紧紧拥抱、亲吻。那交织着苦难与欢欣的记忆在这瞬间的交流中,流萤似的袭来又快活地飞了去。他们又回到重逢的喜悦之中。胡志明这位越南人民的英明领袖,还象过去那样质朴、自然、平易近人。现在,他已能自如地讲中国普通话了。他一边向萧三问长问短,一边顺手把一些面包屑洒向池中,鱼儿竞相抢食,溅起片片水花。胡志明诙谐地对萧三说:“这是我的财富”!萧三特地带了100本中国出版的胡志明《“狱中日记”诗抄》作为给胡志明的礼物。这是胡志明1942~1943年被囚禁在中国国民党监狱中写的诗篇。萧三当即抽出一本,请胡志明题字留念。胡志明接过来看了看,便用遒劲、潇洒的中国字写下了“萧三老弟 胡志明 1960年6月儿童节”。谈话间,萧三又取出他在越南的新作《下龙湾赋》请胡主席指正。胡志明边吟边点头,说:“水连水,山连山……这个不妥,给你改成‘山连水,水连天’吧!”萧三欣然接受了。
红日坠入苍山云海,天际抹上瑰丽落霞。华灯初上,萧三又参加了胡志明设的朴素的家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