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死不着》新版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0
第8版()
专栏:

《死不着》新版序
萧三
三十多年前(1947年),我在阜平、平山老解放区的《冀晋日报》上,读到了张志民同志的反映中国农民翻身运动的长诗《王九诉苦》,非常喜欢。当即写了一篇短文《我读了一首好诗》。不久,张志民同志又写了长诗《死不着》。他的诗和我的短文,先后于边区的其他报刊转载过。我知道张志民同志,是从他的诗(同时也读过他的小说、散文)开始,但见面却是在全国解放以后了。
1959年,诗集《死不着》再版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约我为这本集子写了序文。但没料到,“十年内乱”中,在我失去自由的那些时日里,因为这篇序文,竟连志民同志也受到了株连,他在多年内尝尽了各种苦头,至今留有病症。1979年,当我们重见的时候,谈及我和他几年同狱,但未能见一面,真可谓“咫尺天涯”,眼前就不禁模糊起来……志民同志笑了,那是一种爽朗、憨厚、富有感染力和轻蔑过去与深信未来的笑(全然不象是个蒙受无数委屈、经历疾病与困顿的人),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张志民同志。
现在,借这本书再版的机会,我再重写几句话,以资纪念。还是从他的作品谈起吧。
张志民同志的诗,从他的第一篇作品《王九诉苦》开始,就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朴素的群众语言,亲切的民族风格,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首诗真实地、形象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那个时代的斗争。
进了村子不用问,
大小石头都姓孙。
孙老财一手把天地盖,
穷小子死了没处埋。
孙老财的瓦房前院连后院
儿,
穷小子光着屁股串房檐。
孙老财的陈米生了虫儿,
穷小子菜粥锅里照人影。
孙老财街里一跺脚,
孙家庄的树枝儿摇几摇。
孙老财的算盘劈啪打,
算光了一家又一家。
这些形象有力的诗句,把解放前贫苦农民饱受封建压迫与剥削的惨痛境遇,刻画入微。诗中人物栩栩如生;作为这些人物背景的又是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这就是他的诗所以感人至深的原因之一。《王九诉苦》一诗可说是那时期我所读到的反映土地改革和农民斗争的最好作品之一。
《王九诉苦》之后,张志民同志所写的《死不着》、《野女儿》和比较短一些的诗《欢喜》、《接喜报》等可称为一组,反映了土改前后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
志民同志在运用人民群众语言和民族传统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不生硬,不造作,来得自然、熨帖,如在《接喜报》一诗中,作者写王大姐对于丈夫五十天无音讯的猜测时,连用了几个“莫不是……”和一连几个“敢是……”的写法,都是我国民族传统手法,这里运用得当,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诗人善于捕捉群众生活中那种深入浅出的词汇,那些充满泥土香味的语言,人民大众的情思、习俗都经了诗人的细心采撷、凝炼和艺术的再创造。作者把哲理化为形象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内涵,为人民所喜爱。
而后,他随着自己生活的脚步,又写了《金玉记》、《社里的人物》、《村风》、《西行剪影》、《红旗颂》等诗集。这些诗,前后彼此都是有联系的。它保持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在技巧上,运用得更为熟练了。
志民同志写出这些作品不是偶然的。他在农村度过贫苦的童年,幼小参加革命,在党的教育下,长期生活在斗争的第一线,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对生活有深切的感受。“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生活哺育了诗人,诗人忠实地反映了生活,为《死不着》重写序言,我想再一次强调生活的重要。它是革命现实主义的一切创作之本。
他的新诗也完全符合鲁迅论新诗的教导:“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志民同志的诗作,这些特点兼而有之。
历史在前进,生活在前进,希望张志民同志和生活在他同辈以及更多年轻的同志写出更多的好诗。1981年10月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日于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