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愚公移山精神与科学态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1
第8版()
专栏:探真小语

愚公移山精神与科学态度
欣仁
反对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的人,打着“科学”的旗号彻底否定“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以此来制造愚公移山精神“不科学”的口实。他们说:“这则寓言‘迂恢怪诡’、‘语意怪诞’,虚妄无际,不可置信。”而愚公借以立论的两个根据,一则“山不加增”并非绝对真理;一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并不符合科学。还有人进行了“科学”的计算,结果也证明用“愚公的那种挖法,到今天也挖不平”,从而判定愚公的主张的确是“幻想”。以昔人尚不曾有的现代科学知识作标准,来对古代文化精华和民族优良传统吹毛求疵,洗垢索瘢,那用意无非是说,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科学态度。
愚公坚持移山的论点是否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要求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考虑。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出自《列子》;虽说列子其人其书的时代均有争议,但至迟不会晚于为《列子》作注的晋人张湛。我们且看他对愚公挖山开路的主张是怎么看法?他说:“世咸知积小可以高大,而不悟损多可以至少。……苟功无废舍,不期朝夕,则无微而不积,无大而不亏矣”。这是说,长期坚持挖掘不止,高岸是可以变为幽谷的。比张湛还早一个世纪的曹操,北征出卢龙塞时,曾“堑山堙谷五百余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他统率大军能在较短时间内挖山填谷五百余里,是史实,并非诞语;而愚公坚持世代相续、子孙相继,对方七百里的太行王屋挖山开路,为什么就要被看作荒诞不经呢!
作为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怪诞”的成分自然是有的,诸如神仙下凡背走大山之类。但愚公的言行中并未表露出丝毫这类侥幸心理,他的话明明白白,他的行动实实在在,一点也不“怪诞”。历史的事实是,正是愚公的子孙们在挖山不已的实践中,不断改革更新着挖山修路的工具,不断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无视今天我们已经修通了不只一条万里以上的公路、铁路,穿越了不只一座方七百里的高山大谷的事实,无视愚公的子孙们现在已数至亿计,不得不厉行计划生育的事实,而要断章取义地去死抠“科学”的教条,指责什么“山不加增”的说法并非绝对真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不符合科学,企图以此抠死一则寓言故事,从而否定一种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其积极意义的思想,一种革命精神,一种优良作风,这能算是“科学态度”吗?
我们并不否认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思想糟粕。如为了给愚公的主张找一个圆满的结果而添设的神仙、上帝,从而把愚公那种完全相信人类通过奋斗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思想,淹没到最终还要由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思想中去了。而这正是毛泽东同志在发掘这则寓言合理的内核的同时,用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加以巧妙地改造的东西。他情深意长地指明:只有人民才是我们的“上帝”。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的大决战的前夕,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华,熔铸进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把愚公移山寓言中所反映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前仆后继、人定胜天的精神发扬光大,以此教育全体中国共产党员,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以此启发全国人民大众的觉悟,使他们相信中国是中国人民的,而不是任何反动派的,一齐起来同我们一道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愚公移山精神也从而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同心同德地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艰苦奋斗,必须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这是毫无疑义的;愚公移山精神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任何科学的思想,到了某些形而上学家的手里,往往也会被歪曲得面目全非。因此,在继续肃清“左”的思想的残余影响的同时,提出坚持科学态度的问题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