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疏通“针眼”好引“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2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疏通“针眼”好引“线”
沈成嵩
一些地方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一部分生产队长片面地认为“千斤担子大家挑,队长可以直直腰”,“不打钟,不吹哨,队长可要可不要”。有的人一头扎进自己的责任田,放弃了生产队长的职责,该管的事情不再管了。少数社员也产生片面看法,认为“联产联到户,家家有干部”,“队长已经不算数”,对干部正确的意见也不听了。这样,就使一些生产队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人们常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丝万缕靠针缝,千针万线靠基层”。这“针”就是生产队,生产队长好比“针”的“针眼”。在农村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对社员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推广生产技术,搞好经营管理,等等,都离不开生产队长,都要通过这“针眼”“穿引”到群众当中去。“针眼”儿堵塞了,或半通半不通,许多工作到了生产队就打住了“坝”。而且,即使在“针眼”通的生产队,也有个如何做到“畅通无阻”的问题。因此,生产队长的工作很是重要。
据报道,江苏省金坛县委领导同志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中央文件精神,首先解决好生产队长和生产队领导班子问题。这是很有道理的。只有把“针眼”疏“通”了,才有可能解决“引线”问题,才能“绣”得快、“绣”得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