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采取计划管理和行政干预的办法 物资和化工部门加强轮胎产销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2
第3版()
专栏:

采取计划管理和行政干预的办法
物资和化工部门加强轮胎产销管理
据新华社北京电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物资局长会议上,代表们一致称赞物资部门和化工部门紧密配合,对轮胎的生产、分配、销售实行计划管理和行政干预的办法好。大家认为,这个控制滞销产品盲目生产的好经验,值得推广。
轮胎历来是国家控制的重点化工产品。由于它的产值大、利润高,前些年盲目建了不少小轮胎厂。到1980年,轮胎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许多生产轮胎的工厂为了推销产品,自行降价或变相降价。1980年,国家计划生产轮胎900万套,实际却生产了1,146万套。物资部门和生产企业的轮胎库存量,从年初的197万套上升到年末的300万套,由于一些企业竞相降价,加上地区封锁等原因,出现了小厂挤大厂、落后挤先进的局面,一些技术和设备都比较好的大厂面临停产的威胁。同时,国家一年因此少收税金和利润6亿多元。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1年初,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财政部、国家物价总局、物资总局和化工部联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轮胎产量和不实行浮动价格的联合通知》,并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1981年,全国实际生产轮胎714.5万套,比1980年实际产量减少了431.5万套;生产企业和物资部门库存的轮胎也从年初的300万套下降到年末的210万套。
今年,国家物资总局和化工部决定进一步加强对轮胎的产销管理,坚持按社会需要组织生产。凡未列入国家计划而继续生产轮胎的工厂,由当地银行冻结其资金和销售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