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国家女篮总结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2
第8版()
专栏:

国家女篮总结会侧记
王迈
东京归来,征尘未洗,女篮姑娘们就坐下来,总结第九届亚洲篮球锦标赛的经验教训了。
从医院赶回来参加总结会的冼丽清一进门就说,刚才在街上有些群众认出了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您的篮还得练哪……”这话使会场顿时活跃起来。
篮球胜负就是看谁投入的球多。就投篮问题,记者请教练杨伯镛谈谈。杨伯镛说,很多读者来信,肯定了我们的成绩,看到了内线进攻的进步,也指出了外线太弱的问题,另外,在临场经验、场上应变能力、投篮技术、意志品质等方面也不如南朝鲜。还是让队员们说吧,她们最有发言权。
12号冼丽清是场上进攻组织者,她在场上控制球能力很强,没丢一个球。她说:对南朝鲜队的比赛,我们上半场内线打得很顺,下半场人家战术变了,内线防守很严,我就没意识到外线攻它几个。尤其是人家比分一上来,我就有点紧张了,想不起外线投篮,使人家五防四。这说明自己临场应变能力差。第二天打日本队,又急于投篮,进不去就心慌了。群众来信批评是“四个内线,一个哑炮”。今后我要在进攻意识、投篮意识和应变能力方面下功夫,提高一步。
人们从电视中清楚地看到,邱晨在对南朝鲜比赛时,过人、切入、快攻,打得很漂亮,得了13分,但是外线投篮比较差。她说:平时我投篮手法不正确,手爱往上撩,不是靠手指力量,而是靠腰劲。训练时没解决这个问题,比赛时就吃亏了,不敢外围投篮。练手指感觉,突破外围投篮关,是我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谈到这儿,杨伯镛点张月芹的名说:“你是主要投手,为什么上场不敢投篮?”女排曾解剖周晓兰在强手面前不敢拦网的问题,后来周晓兰拦网成了“天安门城墙”。在总结会上,女篮也解剖了张月芹不敢投篮问题。张月芹不好意思地说:那天吃中饭时就紧张,我知道让我替换冼丽清是为了加强外围投篮,可是上场后,我怕投不进,遭对方反击,担责任,所以我得到球就急于往外传,在对方缩小防线,投篮机会很好的情况下,也不敢投。我今后的任务是加强意志品质锻炼,在关键时刻顶得住。
这时,王利发副教练给记者看了中国、南朝鲜中距离投篮统计。中国队投10次进3个,命中率33%,南朝鲜投15个,进6个,命中率40%。南朝鲜中投次数和命中率都比中国高。王利发说,但事情不是绝对的,我们最后是输在内线上,最后41秒,两个篮下球都没进。
今后怎么办?记者看到杨伯镛正仔细研读黄文欢同志5月5日手写的《敬赠中国女篮队》的诗:
中国女篮并不凡,功亏一篑在投篮,
如能练好投篮术,世界高峰定可攀。
编后
“吃一堑,长一智。”国家女篮的同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做法值得提倡。每个运动员都主动从自身寻找弱点,这种精神更值得称赞。
我国女篮以一分之差输给南朝鲜队,确实令人惋惜。但通过总结,如果每个人都提高一步,为夺取今后的胜利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这不是很有意义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