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她的岗位始终在护理第一线——记上海市优秀护士王才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3
第4版()
专栏:

她的岗位始终在护理第一线
——记上海市优秀护士王才美
本报记者 吕网大
去年12月,上海市举行了隆重的优秀护士表彰大会。市委领导同志在讲话中,特别提到18年前曾来上海就医的一位苏州妇女推荐优秀护士的来信。
18年前,这位妇女患绒癌已到了晚期,由苏州转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治疗,负责护理她的是年轻的护士长王才美同志。王才美对她的护理格外认真。一个个疗程的化疗,病人反应很大,经常恶心呕吐。每次呕吐,王才美都要把病人的呕吐物翻来复去的查看,看看吐出了几片药片,然后按数给病人补足。为了增加病人的抵抗力,王才美千方百计做些病人爱吃的东西,一勺勺喂她吃,喂一顿饭要花个把小时,下班时间早就过去了,王才美毫不在乎。稍有空闲,王才美便和病人亲切谈心。几百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病人终于恢复了健康,体重也由原来的94斤增加到134斤。岁月流逝,没有磨灭这位苏州妇女对往事的怀念,当她获悉上海市首次评选优秀护士的消息,便立即寄来了推荐信。
其实,经过王才美护理的患者,久久不能忘怀的,又何止这位苏州妇女。有一天,医院来了个拄拐棍的西安妇女找王才美,自称曾是她的病人。但在王才美的记忆中,并没有护理过拄拐棍的病人。怎么回事呢?原来几年前这位妇女来上海就医,有一次王才美陪她去中山医院会诊,回医院途中,天气骤变,狂风扑面而来。王才美怕病人着凉,立即脱下自己的衣服给病人披上,病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几年之后,她再次来沪治病,尽管在西安的车祸中她双腿受伤,但这位妇女还是拄着拐棍来到医院,亲手把一幅白求恩大夫的画像赠送给王才美。
王才美在护理工作岗位上,整整干了30年,她30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把温暖带给了每一个病人,赢得了病人的爱戴。
1980年,王才美调到新建的上海南市区妇幼保健院任护理部副主任。她首先抓紧护理骨干队伍的建设,及时举办了全院护士长学习班,制定了适合产科医院特点的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护士守则和文明服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去年10月,由于工作的需要,王才美又担任了医院的副院长。她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上班,上班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向病人和产妇征询意见和要求,凡力所能及的,她总是帮助解决。每天她都在病房,帮助产妇和病人擦身换衣,端茶送饭,哪里最忙,她就在哪里。对王才美来说,从护士到院长,只是职务的变化,她的工作岗位仍在护理第一线,她的心仍扑在病人身上。(附图片)
王才美同志(右一)在给年青护士讲早产婴儿护理知识。 吕网大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