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3
第5版()
专栏: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
本报评论员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四十周年了。文艺界的同志正怀着亲切的感情,重新学习和认真研究这一重要著作以及整个毛泽东文艺思想。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事业的更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同志生前一直热情关注革命文艺事业。民主革命时期,他写了《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经验,规定了新文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性质,指明了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阐述了文艺工作者和新时代的群众相结合的光辉思想。建国以来,他陆续写下《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等正确方针,发展了《讲话》所提出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文艺论著和他的其他论著一样,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历史局限,特别是在晚年,他也发表过某些不正确、有偏颇的文艺见解,但他整个文艺思想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哺育了我国几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照亮了我国革命文艺的前进航程,指导了我国数十年来的革命文艺运动。它不但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也仍然是我们文艺工作的指针。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条战线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批判了极左思潮,恢复了马列主义的本来面目。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原理也在文艺领域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文艺战线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局面。文艺工作者面向生活,面向人民,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愿望,创作了大量表现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充满时代精神、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文艺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双百”方针真正得到贯彻执行,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日益得到恢复和发展。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和党的正确政策在新的条件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重新蒸蒸日上。”这是我们首先应当看到的主流。同时也要看到,对待毛泽东文艺思想,也存在着某些不正确的态度。少数同志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精神产生怀疑,甚至把种种文艺领域的极左现象不公正地归咎于毛泽东文艺思想,归咎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致走向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文艺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商品化”倾向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文艺观也有密切的联系。某些文艺创作的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胡编臆造、热衷于单纯的自我表现,则远远离开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原则。另一方面,有些同志仍然对毛泽东同志的文艺言论采取句句照办、不准发展的态度,甚至仍然坚持某些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够确切的论断。与此相联系,则表现为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无冲突论。上述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也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如何正确对待《讲话》和整个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思想理论建设中一个重要原则问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对待毛泽东思想(包括《讲话》)所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毛泽东文艺思想是科学,我们应当采取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就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不坚持它的科学原理,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不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去发展它,也就不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它。我们要把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左倾”的曲解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本来面目区别开来,把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原理同毛泽东同志文艺言论中的个别偏颇之见区别开来,坚持它的基本精神,克服和修正个别不够科学的提法、结论。我们要运用毛泽东文艺思想来指导当前的文艺实践,总结文艺史上丰富的经验,研究当前的新情况,回答当前所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不断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不断发展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也是不断发展的。“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重大发展。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调整了文艺政策,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工作总口号,总结贯彻“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重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这也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发展。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犯错误。”(《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17页)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原则,否定它的根本精神,拒绝它对当前文艺实践的指导,这是错误的。句句照办,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也是错误的。
毛泽东同志十分强调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的斗争生活,和新时代的群众相结合,认为这是繁荣革命文艺创作的一条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这个精神发扬光大。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的文艺创作出现了初步的繁荣,原因在哪里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文艺家和群众的关系更密切了。十年内乱中,林彪、“四人帮”把大批文艺工作者赶到最艰苦的底层去,这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坏事变好事。许多作家艺术家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们写出许多饱含生活气息,倾吐人民心声的佳作。近几年来,不少作家保持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但是要看到,也有一些同志与群众的联系却淡薄了,一旦成为专业作家之后,就不再注意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有些人靠主观编造敷衍成篇,少数人甚至热衷于单纯的自我表现,不承认人民的斗争生活是文艺最广阔最丰富的源泉。针对这种状况,端正对于深入生活的认识,认真地实践文艺工作者的深入生活,是很重要、很迫切的。作家投身到群众的斗争生活中去,既是个积累创作素材的过程,也是个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我们不赞成在今天对大多数文艺工作者普遍实行那种“脱胎换骨”、彻底“转变立场”式的“思想改造”,那样做是否定多年来文艺队伍的进步和变化。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放弃对文艺工作者改造主观世界的要求。人人都要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思想改造就是要使主观不断地符合客观,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向前发展。“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我们一刻也不能忘记这一点。文艺家应当永远和群众在思想感情上息息相通,永远做群众忠实的代言人,努力站在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观察和表现生活,真实地、历史地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歌颂人民群众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斗争业绩,批判那些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形形色色的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鼓舞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文艺工作者必须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社会,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毛泽东同志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长期、基本的方针。今天,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应用和贯彻这一方针。十年内乱留下的后遗症,对外开放带来的许多新情况,使我们在贯彻这一方针的时候不能不遇到种种复杂的新问题。不管情况多么错综复杂,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要在竞赛和斗争中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如果在放的过程中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取消必要的思想斗争,认为贯彻这一方针就是一放了之,把这一方针等同于放任自流,这就要犯右的错误,就要使那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东西泛滥起来;如果因为出现了错误的东西就不敢坚持这一方针,就怀疑这一方针的正确性,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来进行思想斗争,依靠强制性的手段来解决纯属精神领域的问题,这就要重犯“左”的错误。贯彻“双百”方针,一定要继续解放思想,保障两个自由,艺术上的自由创造和学术上的自由争论。有批评的自由,也有反批评的自由。批评和斗争是“双百”方针的应有之义,不能把正常的批评和简单粗暴等同起来。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已经收到显著的成效,后果主要是积极的。由于对这一方针还存在着某种不正确的理解,由于我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历史情况,在贯彻这一方针中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在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学会在新的历史情况下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毛泽东同志说,贯彻“双百”方针不是会削弱,而是能够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我们一定要坚信这一点。
今天,我们面临着和《讲话》发表的时候很不相同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情况向文艺工作提出种种新问题。《讲话》发表四十年以来,文艺工作经受了种种考验,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我们需要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总结丰富的历史经验,研究新情况,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种种新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宣传解释毛泽东文艺思想。要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也要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要求文艺理论有一个大的发展。理论工作只有科学地回答了文艺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才能真正肩负起指导文艺实践的历史使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