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土光敏夫的经营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3
第7版()
专栏:

土光敏夫的经营特色
惠民
在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不少能干的经营家。土光敏夫就是其中之一。他先后担任过石川岛播磨公司和东芝电气公司总经理,担任了6年颇有影响的“经团联”会长,还担任过同我国关系颇为密切的日中经济协会会长。他在经营企业方面的一些做法,是颇有特色的。
物质资源有限,脑力智源无限会议室坐满了人。发言者声音响亮:
“人们都说日本人勤勉,这点我不否认。日本能达到今天的高度发展,可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这个勤勉。但这种勤勉总使人感到偏于体力方面。因此,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今后要求大家的,将是脑力上的勤勉!”
讲话人就是日本有名的经营家土光敏夫。他认为,日本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但他深信:物质资源有限,脑力智源无限。因此,他常说,作为一个经营者,最要不得的是精神不振,怠于思考。他总要周围的人注意用脑方面的现状:“普通人仅用了5—10%,即使象爱因斯坦那样的人,也只用了30%。可见,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有着广阔的待开垦的沃野。”
“猛烈的经营家”和“合理化先生”这是日本报界在评论土光敏夫的经营特色时对他的称呼。这些称呼确也反映了土光敏夫的基本特点:全力以赴、分秒必争的强烈事业心和求合理、重效率的经营作风。
作为一个经营家,土光的业绩是引人注目的:主持制造了日本第一台国产大型发电用透平机,振兴了面临经营困境的石川岛公司,使濒于破产、赤字累累的东芝电气公司重振旗鼓,还获得了授予最出色的经营家的日本“经营者奖”。
但土光却认为,过去的业绩不值得回顾。他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有始有终,稳步前进,为达到未来的目标而进行艰苦努力。”
“要使人们经常感到人手不足”无论是在石川岛还是在东芝公司,土光为了振兴处于经营危机的企业和革除企业管理中积重难返的弊端,采取的第一个措施都是:精简机构,减少层次,激发起人们工作中的紧迫感,提高工作效率和速度。
土光认为,工作多而人手少的环境,有利于造就人才,焕发朝气。他说:“根据我的经验,出人才的部门,常常是工作多而人手少的地方。这样,每个人的工作负荷加大了,每个人都干着略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于是就形成一种必须自己去克服困难、经受磨练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真正能够造就人才。”他还发挥了对“少而精”的看法:“‘少而精’这句话,我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少数精干的人物’,但我更重视另一层意思——‘因为人数少,人们就更有可能变得精干’。”
“负责人就是吃苦的人”他初任陷于困境的石川岛公司总经理时,就开门见山地对各级管理人员说:“下级学习的,是上级的背影。上级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的行动,就是对下级最好的教育!”
后来,当他来到面临经营危机的东芝时,首先也是大声疾呼:“没有沉不了的船。没有倒闭不了的企业。一切取决于人的努力。职工要三倍地努力,负责人则应十倍地努力!”他强调,“负责人就是吃苦的人”。
为此,他在选择负责人时,很注意这一点。
“欢迎向总经理挑战”土光最喜欢的格言是:“日日新,月月新。”他常用以自警的一句话是:“在每个瞬间,集中你的全部力量!”
他的旺盛的事业心,从他作为总经理的日常作息时间表上,也可看到一斑:每天清晨四时起床,运动一下,看些书报,考虑全天的工作安排。六时出门,坐电车上班。七时,第一个到公司,此时楼里还空无一人。一到办公室,他就把门打开,实行“开门办公”,用他的话说就是:“欢迎向总经理挑战!”
有些经济评论家称赞他有过人的精力和经营才能,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具有顽强的热爱和信念。
土光型“会议律”他认为,办企业就得讲效率,会议不应用来作冗长的报告,“这些报告,会前分发材料就行了。会议是进行讨论的地方。”
为了使会议开得短而有实效,他提出了有名的土光型“会议律”——“五提倡”:“开会要提倡争论,提倡各抒己见,提倡全体发言,提倡不超过一小时,提倡站着开!”他还主张各级管理人员应有效利用时间间隙,随时交流工作情况。用他的话说就是:“即令在走廊上照面,也能进行内容量相当于一页文件的工作联系。”
珍视业余时间 作为一个国内外有名的经济界人士,土光敏夫的社会交往自然是广泛的。但他却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尽量规避晚间的一切应酬活动,充分利用下班后这段时间,潜心阅读,并思考些经营方面的全局性问题。土光认为,能否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事业家,“关键之一在于:业余时间你是怎样度过的?”他说:“在上班时开动脑子好好干,那是理所当然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做的,在能力上也不会出现大的差异。然而,在下班回家后,人们在业余时间使用上的不同,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差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