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知心厨师——记北京友谊宾馆西餐技师王文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4
第2版()
专栏:

知心厨师
——记北京友谊宾馆西餐技师王文斌
本报记者 赵兴林
北京友谊宾馆专家餐厅西餐技师王文斌,擅长西餐的烹饪技术,并善于了解和掌握不同国籍专家的需求,主动热情服务,被称为“知心厨师”。
王文斌今年五十三岁,学做西餐已有三十八个年头了,做得一手法国、英国、苏联等国的名菜。他制做成的西餐色、香、味、形都具有特点。但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平时仍然坚持钻研外国菜谱,不断创新。王文斌所在的友谊宾馆专家餐厅,接待常年住馆用餐的专家及其家属40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食用饭菜的口味和要求千差万别。为了照顾不同国籍专家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特点,王文斌和其他师傅们开展了学习与创新烹饪技术的活动。现在餐厅经常备有时菜、名菜300多种,做到饭菜品种丰富多样化。随着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专家不断增加,王文斌主动向这些专家求教,学习他们的烹饪技术,又为餐厅增加了80多个品种。比如,“安哥拉里脊”、“叙利亚比砸”、“印度风味鸡”等。
作为一个厨师,会做饭菜是无疑的,但怎样做好,就大有学问了。王文斌认为,如果你做的饭菜,专家们只食用一部分,这说明饭菜有不适合他们口味之处,应该及时了解他们有什么要求。他说,这些专家是来我国帮助搞建设的,我们做接待服务工作的,让他们吃好、住好,才算尽到了责任。于是,他经常留心饭桌上什么菜吃完、剩下什么菜,是什么原因?掌握了这些情况,对专家们爱吃的菜勤换一些,精心安排食谱,尽量使专家吃好。每逢节假日,王文斌经常同其他厨师一起,为专家烹制烤奶猪、烤全羊、烤火鸡等,让专家们愉快度过节日。有的专家一旦身体不舒服或患病,他总是千方百计从饮食方面配合治疗。不久前,一位美国人士给餐厅写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你们精心安排的菜单和特制的病号饭,加上汤药治疗,使我恢复了健康。我原想年龄已高,有病就难好,可竟然好得这样快,这与你们的热情服务是分不开的,至今我还留念你们伟大祖国和你们好客的人民。谢谢你们。”
为了发展西餐业,王文斌和特级技师胡俊才一起,为宾馆举办了两期西餐培训班。每次他都认真讲课、亲自示范表演。经过半年的培训,这些青年职工基本上掌握了200多种西菜的名称、选料、用量、操作程序及成品规格等,其中一些同志还可以独立完成一般用餐的接待任务。
去年,王文斌还和其他师傅着手编写“友谊宾馆国际菜谱”,他一人就献出104种。友谊宾馆不但培训了自己的青年厨师,还为本市和外地代培厨师96人。这些工作,都倾注了王文斌和其他老师傅的心血。每当谈到青年西餐厨师的成长,王文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看到西餐业后继有人,心里高兴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