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浅水大鲨鱼”生存条件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4
第4版()
专栏:

“浅水大鲨鱼”生存条件析
潇雨
广东省吴川县农业银行浅水营业所会计李竞芳,短短两年多即贪污盗窃巨款近百万元。一个办公面积不过十二平方米、工作人员不过六名的小单位里,竟出了这样大的贪污盗窃犯,难怪人们说:“浅水中出了大鲨鱼!”
常言道:“深山老林出猛虎”,这并不奇怪。而“浅水生出大鲨鱼”,却属罕见。假如在自然界,三尺浅水真能生出丈余巨鲨,想必会引起动物学家极大的兴趣。如今,在经济领域里,在一个看来不足道的小单位,出了这样的“大鲨鱼”,人们能不认真想一想吗?
“鱼儿离不开水”。让我们把目光从“大鲨鱼”身上转向其赖以生存的“浅水”。仔细观察一番,就会发现,这不是普通的一池“浅水”。
首先,这“浅水”里面有“油水”。没有“油水”,“鲨鱼”得不到“营养”,自然难以生存。所谓“油水”,就是国家的资金、物资。李竞芳在营业所搞的是会计工作,天天同钱打交道,他就是利用工作之便,把大量国家的“油水”吞噬掉的。
其次,这“浅水”与别的“浅水”以至“深水”是通着的。一池“浅水”里的“油水”毕竟有限,与别的“浅水”和“深水”相通,更多的“油水”便会源源而来。李竞芳深通此道,他活动的一个重要诀窍就是:“勾结银行;打通工商;行贿交通;收买邮电”,以保“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第三,这“浅水”不是“清水”,而是“浑水”。一池“浅水”如果清澈见底,偌大“鲨鱼”断难藏匿。“浅水”之所以变浑,外因邪风吹,内因“鲨鱼”搅。凡是“鲨鱼”,莫不熟悉水情,莫不精于把水搅浑之道。李竞芳或冒名贷款,贪大还小,或假汇入,真窃取,或伪造票据,制造假账,或打着办“货栈”的旗号,大肆倒卖国家物资、牟取暴利,搅浑水的本领可谓大矣!
第四,这“浅水”是得到上司庇佑的“福水”。如果当地的有关领导早就看到这“浅水”之“浑”,并把它看成祸水,治理起来并不难,“鲨鱼”不至于安然坐大,兴风作浪。然而,李竞芳早就懂得上司庇佑,对他生死攸关,把所得“油水”分出一份孝敬公社主要领导,又把一份献给营业所主任,换来他们的庇护和支持,使小小营业所成了对他来说“水”虽“浅”却很安全、很难得的“福水”,大有“处涸辙以犹欢”之概。
在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中,各地揭发的事实说明,象李竞芳这样的“浅水大鲨鱼”并非绝无仅有。通过这场斗争,无疑应当把各式各样的“大鲨鱼”都捉出来,但是仅止于捉是不够的,还应当把那些曾经生出“大鲨鱼”以及可能生出“大鲨鱼”的“浅水”、“深水”认真澄清,彻底治理,使“大鲨鱼”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能较快地捉出来。
前面所说产生“大鲨鱼”的“浅水”的四个特点,其中有“油水”和与别的“浅水”、“深水”相通这两点不足为怪,由于工作关系,许多小单位总得经手钱或物,总要和其他单位打交道,这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现象,问题是要注意不要为大大小小的“鲨鱼”所利用。因此,“浑水”和“福水”这两条非根治不行。被搅浑的水必须澄清,财务制度、物资制度必须健全,并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使“浅水”成为
“大鲨鱼”怡然自得的“福水”的有关领导,必须按照党纪国法给以严厉的制裁。
只要我们既注意“捉鲨”,又注意“治水”,并且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小鲨鱼”都将难以逃逸,“大鲨鱼”又怎能躲过
“恢恢天网”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