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秉公管林的唐法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5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秉公管林的唐法清
本报记者 林宗平 本报通讯员 严宝林
浙江新昌县龙皇堂公社棠家洲大队的5,700多亩山林象片片绿海。提起这片绿海,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赞扬大队党支部书记唐法清。
这几年,党的各项政策在农村落实后,社员手头积了些钱,都想到山上砍些木料修建房子,增添家具。唐法清既热情帮助大家解决木料困难,又坚持原则,不让山上一根木头遭到破坏和浪费。前年冬季,有位与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大队干部,因修建房子,经上级批准到山上砍些木料。但他批少砍多,引起有的社员也乘机乱砍树木。唐法清发现问题后,对这位干部进行了批评,他说:“实事求是,秉公办事,是我们当干部的起码条件。木料应该批多少砍多少,我们当干部批少砍多,又怎么去教育社员保护山林呢?”这位大队干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多砍的11根木料全部归还了大队。其他社员看到这位大队干部认错了,也纷纷将乱砍来的树木送回大队,这股乱砍滥伐树木的歪风很快就被刹住了。
去年,大队决定兴建公用房屋,这个消息传出后,有的急于要上山砍树,唐法清严肃地制止说:“国家《森林法》规定,社队在自己的森林内采伐自用木材,数量多的要经上级批准才能砍伐。”后来,上级同意他们队砍伐时,老唐正在参加地区优秀党员表彰大会。他回到大队后的头一件事,就是去检查砍伐木料是否超过上级批准的数量。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唐法清不仅不让别人到山上乱砍一根树木,自己也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二十多年来,他经手的木料上千立方米,自己从未私自背进过家里一根。近几年,全大队171户人家修建了新房354间,而他自己却仍然住在旧房子里。他家猪舍坏了需要修理,上级批准他上山砍6根檩条粗的木料,经他周密计算只砍了5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