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为后代 盖学堂 站得高 看得远——云南陆良县群众办学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5
第3版()
专栏:

为后代 盖学堂 站得高 看得远
——云南陆良县群众办学见闻
本报记者 杜奎昌 杨良化
早就听说,发展农村教育,云南陆良县的干部、群众有眼光、肯出力、效果好。他们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改善办学条件的做法,值得广大农村地区借鉴。
4月下旬,我们到陆良农村跑了一圈。万顷平畴的陆良坝子里,每隔数里,就有一幢教学大楼从老式的民房丛中拔地而起:乳白或绛红色的墙面,两面采光的大开面玻璃窗,水磨石的地面,周围再配有花木繁盛的绿化区……真是名不虚传啊!这里,最好的房子确是学校。
县教育局的同志,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了近年来的办学情况。五年来,全县新建校舍48,363平方米,1981年一年就建成了2.6万多平方米;目前尚在施工兴建的,还有2万多平米;全县128个生产大队有93个新盖了学校。目前,校舍的建筑水平,已发展到搞钢筋水泥结构的多层楼房……是这个县富得不得了,还是他们的教育经费特别多呢?去年这个县人均口粮609斤,现金收入106元,这个水平在云南省也仅属中游。至于国家拨的教育经费,他们跟别的地方也相差无几。教育局的同志说:“五年来建校的投资470多万元,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只占20%,其余都是依靠社队集体经济筹划的。”
陆良,旧称“陆凉州”,是个贫穷荒凉的地方。经济与文化教育都很落后。那时人们泄气地说,“陆凉地皮薄,出不了人才”。可是,随着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渴望学文化的心气越来越高了。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各种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把运用科学技术的课题提到了千家万户农民面前,原有校舍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入学要求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让娃娃们蹲在庙宇仓房、牛厩土屋里上课,农村建设急需的人才,从哪里来?1980年,县委响亮地提出:“不仅要做建设物质文明的带头人,而且要做建设精神文明的带头人”。县长张希纲同志走村串寨,调查了解各社队现有校舍的情况和办学潜力,广泛听取群众的办学要求;并组织全县干部两次学习党中央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指示,要求他们都要“当好教育工作的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和后勤部长”。
一头是群众的学习要求高,一头是党的政策得人心,再通过一大批“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和后勤部长”的穿针引线,陆良大地上就绣开了群众办学的壮美图景。
在龙海山下的白岩大队,记者参观了这里竣工不久的学校。3,500平米建筑面积,分为一幢拥有28个教室和两间大会议室的四层教学楼和一座两层宿舍楼。白岩原来只有一所10间小教室的学校。整个六十年代,全大队1,000来户人家连一个读完初中的学生都没有。那时,队里想配个会计都找不到人,更不用说搞科学种田了。近几年,生产责任制和多种经营的发展,更使他们痛切感到没有文化科学知识不行。前年社员大会上,大伙儿一致决定自己动手盖学校。施工期间,不少社员起早贪黑地抢着干。他们说:“给子孙后代盖学堂,花了钱高兴,出了力舒心,咱可亏不得半点心!”前后只用8个月,这座崭新的学校就出现在村旁的山坡上。整个工程,除了县里拨给1.7万元外,其余12万多元全部取自大队企业收入和公共积累。如今,白岩95%的适龄儿童进了小学,学校还开办了三个初中班。白岩所在的三岔河公社,24个大队,队队盖起了新学校。农民自豪地说:“为后代,盖学堂,站得高,看得远!”
在马街公社的大龙潭大队,我们看到了一座更为壮观的学校:四层彩石贴面的教学大楼,高耸在一座青翠的小山顶上。村寨和大楼之间,是一条依山而上共有111级台阶的青石甬道。外边来参观的人们都说:大龙潭小学真象一座宫殿!现在,大龙潭学校有小学到初三17个班级,五年级以上的孩子都在学校住宿。学校既是文化中心,又是大队的娱乐中心。寨子里的老人孩子们,吃了晚饭总爱聚到这里休息、玩乐。
在组织群众开展办学活动中,陆良县的各级干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环城公社四河大队的几名干部,自己开辟了三亩一分荒地种试验田。去年四河小学准备添置200套课桌凳,他们就把五年来种试验田积攒下来的3,100元钱,全部献给了学校。三岔河公社赵家沟大队的干部,从土改以来一直挤在一间16平方米的小黑屋里办公。屋子里暗得进门得摸着走,全部家当只有一对方桌、两条板凳、几个草墩。有人劝他们盖个新办公室,党支部书记高自先说:“钱是群众从牙齿上刮下来的,该用的地方坚决用,不该用的炮也不能轰开。盖了大队部,看着威风,住着舒服,但对群众没好处。咱眼光要看到子孙后代,给他们留下点受益无穷的东西。”于是,队部始终没有建,大队却从集体积累中拿出21万元,先后盖起了一幢四层教学楼、一幢阅览室、实验室楼和一排教师宿舍。
当然,陆良新建的学校也不全是楼房。位于高寒山区的芳华公社三道沟生产队,周围十几里没有村寨,村子里原来没有一个识字的人。前年全村9户人家集资盖了两间整齐的土坯房,一间当教室,一间做宿舍。县里给派了位教师,白天教娃娃文化,晚上给大人扫盲,全村11个孩子都上了学。
县里在领导群众办学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方针。有些旧校舍还能继续用几年,而目前当地经济条件还比较紧的,也就动员他们不要非盖不可、强勉其难。确定建校舍的,搞到什么标准,完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与可能,尽可能节约地去办。凡是开工搞学校建设的社、队,县里都千方百计挤出一部分钱,适当给予资助。五年来,县里已经拿出101万元支援群众办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