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尽快推广食品辐射储藏保鲜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5
第3版()
专栏:

尽快推广食品辐射储藏保鲜技术
中国核学会
随着原子能和平应用的展开,辐射储藏保鲜食品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前途的新技术。简单说来,这项新技术就是利用射线照射食品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效应,来达到食品的储藏和保鲜目的。辐照食品用的辐照源和射线有好多种,目前用得最多的是钴—60所放射的伽玛射线。不同的食品经过一定剂量的照射,有不同的效果和用途,大致分为四类:
一、辐射杀虫。可以杀死各种粮食、干果、肉类中的害虫、寄生虫、虫卵等。经我国四川有关单位研究,辐照过的小麦存放三年仍然完好,而未经辐照的,虫蛀严重。
二、辐射杀菌。我国四川用塑料袋封装的鲜猪肉,辐照后在盛夏季节可以存放两个月以上。
三、辐射抑制发芽。辐射可以抑制某些植物根茎发芽。我国河南试验成功使土豆、洋葱、大蒜辐照后保藏266天。
四、辐射消毒。加大照射的剂量,可以使食品彻底无菌。这种特殊的卫生食品,可供宇航员,登山运动员和重病人食用。
运用辐射储藏保鲜食品,具有许多独到的技术经济特点。辐照的装置和操作技术简单,投资少。辐照加工不必打开食品的包装,便于工业化和自动化,还可以节能、节水。
辐照食品的研究是从1940年开始的。世界上60多个国家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证实:辐照食品不会产生或沾染放射性;辐照食品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主要成分基本没有变化,维生素被破坏程度比加热处理还要低;辐照食品没有产生致癌物质和致癌效应。
由于辐照食品技术上的成熟以及良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早在1976年就有18个国家批准了25种辐照食品可以在市场出售和食用。1980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三个国际组织又宣告:在100万拉德(辐射剂量单位)以内照射的任何食品不会引起毒性危害,可以免予检验。
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食品辐照技术,在猪肉、鲜鱼、稻谷、小麦的保鲜或灭虫储存方面取得不少成绩。去年已有5种食品通过专家的技术鉴定。我国幅员辽阔,冷藏能力薄弱,许多地区能源短缺,针对这些情况,应用辐照储藏保鲜食品是一项符合国情的“适用技术”。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和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的条件。
为了使这项技术尽快得到推广应用,建议:
一、请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订我国的辐照食品安全性和卫生性的标准,包括辐照食品的剂量标准、剂量的监督测试,食品安全性试验指标等,以及各种不同食品的具体法规;确定有关机构负责对辐照食品的安全卫生进行监督和研究。
二、原子能工业部门应根据我国辐射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搞好强辐射装置的系列设计,加强高比度钴—60的生产并提高质量,降低价格,搞好各种配套测量、控制仪器的生产和各种技术服务工作,并加强辐射加工与其他保藏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使辐射加工方法具有经济上的竞争力。
三、目前,食品辐照研究的单位和项目很多,不少是内容重复,而且只局限于“辐照效果”,缺少各种分析测量和动物实验手段,水平很难提高。建议国家科委,核工业部等有关部门,在辐射保藏猪肉、粮食、土豆等协作攻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在国民经济中有重大价值的项目如酒类、饲料、蔬菜、水果等辐照研究,按地区或按行业组织起来,一项一项地协作攻关。
四、象所有原子能和平利用一样,辐照食品应该大力进行科普宣传,特别是对辐照食品技术的成熟、应用的广泛和安全卫生等方面应进行宣传解释,以解除人们对辐照食品的不信任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