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幻想与迷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6
第5版()
专栏:文艺杂谈

幻想与迷信
林默涵
下面是陶世龙同志的来信摘录——
“读到您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我们的责任》,深表赞同。只是对文中的一处注释:‘幻想是有益的,空想是无用的’,有点意见。我想您的本意是把那些脱离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归在‘空想’之内,‘幻想’专指那些和现实相联系的幻想。但这样会引起误会,因为社会上在使用幻想一词时,是把那些脱离现实、不能正确反映世界的虚幻观念也包括在内的。手头有一篇文章《儿童的想象与小学的教学》(1980年5月19日光明日报),就讲到: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儿童克服一些有毒害的迷信之类的幻想,正确引导儿童进行科学的幻想。眼下有些被称为‘科学幻想’的作品,实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如《花城》1981年第一期上有一篇‘科学幻想小说’《发生在1983年……》,什么‘天眼通’‘五雷掌’都出来了,还有些‘科幻小说’让阴谋、凶杀、抢劫、盗窃等情节成为重要内容,实是对少年儿童心灵的污染。但它们都假借了科学的名义,并以文艺的形式出现。对此,科学界颇有议论,也希望文艺界能予以关注。”
不错,我说的“幻想”,正是指那些和现实有联系、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变为现实的幻想。这种幻想能激发人瞻望未来,推动科学的发展和革命的前进。列宁曾号召“应当幻想”,认为一个革命者决不能抛弃“革命幻想”而去屈从现状。又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没有它,甚至不可能发明微积分。那些描写幻想世界的童话或科学幻想故事等等,可以引导少年儿童向上向善,启迪他们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显然,这样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空想不同,是对孩子们有益的。
我很同意陶世龙同志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的批评。现在的确有些读物或影剧,是假“科学幻想”或“艺术幻想”之名,实际上在宣扬迷信。这不仅贻害少年儿童,而且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成年人也是有害的。
鲁迅在回答神话对儿童有无害处时说过:“我以为这要看社会上教育的状况怎样,如果儿童能继续更受良好的教育,则将来一学科学,自然会明白,不至迷信,所以当然没有害的。但如果儿童不能继续受稍深的教育,学识不再进步,则在幼小时所教的神话,将永信以为真,所以也许是有害的。”这是指神话说的,至于描写鬼魂的作品,就更可能造成害处。要看到我国许多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还很低,而且还有文盲,在农村一些地方迷信活动盛行,由此而发生的悲惨事件时有所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利用封建迷信来同我们争夺青少年。我们在宣传唯物主义、破除迷信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相反,有些读物和影剧却有意无意地在助长迷信。比如某地科学技术协会出版的《科普小报画刊》上,竟然出现了《鬼魂之谜》,《千年殉葬女复生记》之类的东西,分明是在“科学”的名义下传播迷信。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部渲染鬼魂的影片,一开头就烟雾蒙蒙,阴风惨惨,鬼气森森,孩子们叫:“鬼来了,鬼来了!”捂住眼睛不敢看。然而这部片子却颇受文艺界一些人的称赞。当然,文艺界人士看看那些场面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电影、电视的观众非常广泛,我们不应只看重自己的艺术爱好,动不动说别人不懂艺术,也要想想,它给孩子们和那些迷信思想还深的人们看了会产生什么效果?而他们并非少数。我们应该多拍点破除迷信的片子,不应该用电影这种现代工具,反而去加深人们的迷信思想。
革命幻想和科学幻想可以鼓舞人勇敢上进,激励人探求真理和变革现实;迷信则使人愚昧,拉着人畏缩倒退,向命运低头。宣扬迷信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这不是一桩小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