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剪取春光漫人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6
第5版()
专栏:

剪取春光漫人间
丁小莉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古人惜春恋春,这种真挚的情感,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年幼的心灵。去年秋天,我到佛山民间艺术社采访,满墙壁上一幅幅意境清新、金碧辉煌的剪纸把我吸引住了。我站在剪纸车间门边,端详一幅题为《春》的小品,但见那细柳垂摇,河面上两只送肥小艇,欸乃一声,向着远处隐隐可见的闹春地头悠然划去……我循壁移目,《春》,《春早》,《水乡之春》,《万象春》……不觉心中一动,早已被淡忘的这两句诗涌上脑海,顿时只觉得春在此处,春意盎然。
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而佛山剪纸又有其独特风格。它既有我国北方剪纸苍劲浑厚的气势,又具有南方剪纸剔透秀丽,明静清雅的色调。老艺人手巧,剪山,山势挺拔;剪水,水波荡漾;剪鱼,鱼会游;剪鸟,鸟会飞;剪一个怀抱香蕉梭的胖娃娃,他似乎立刻就要蹦到你面前……我国其他地区的剪纸,只有单色一种,而佛山剪纸,不仅有单色、套色,还分为纸写、铜写、铜衬和铜凿等,种类繁多,各具姿色。其线条纤巧细腻,构图严谨工整,色彩强烈,绚丽辉煌,具有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当年茅盾同志自京到此,参观罢佛山民间艺术社,情禁不住,提笔泼墨书下“剪纸斗彩,秋色迷人”八个大字,至今还被传为佳话。
陪我一同参观的研究社资料员小罗告诉我,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作为友谊的使者,远销东南亚一带。可是在解放前,我国这项传统民间艺术濒于湮没,直到1956年,在党的关怀下,佛山市成立了民间艺术社,把早已改行易当的老艺人请回来,带徒传艺,培养了大批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剪纸创作人员。十年浩劫中,民间艺术横遭厄运,佛山剪纸和佛山雕刻一起,被定罪为“封资修”黑货,民间艺术社也被解散了。直到“四害”扫除,民间艺术之花才重新放出奇光异彩。近两年,艺人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剪纸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
我仔细地端详:清新明丽的水乡小品,弹奏欢歌的各族儿童,栩栩如生的叶脉蝴蝶,憨态可掬的小熊猫,还有一个远海归来的老渔民……就是它们,宛如一缕缕柔和的春光,携带着中国人民的友情,飘往海外各地,飘进万户千家……
何须“拚一醉留春”,这里刻刀剪下,正春光四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