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改造沿海渔场的一项新措施 广西投放人工鱼礁取得可喜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7
第1版()
专栏:

改造沿海渔场的一项新措施
广西投放人工鱼礁取得可喜成果
本报讯 记者赖玉章、王行增、徐如俊报道:为了保护近海渔业资源,让更多的经济鱼虾类在近海栖息、繁殖,广西水产部门在近海投放人工鱼礁试验取得可喜成果。多年来少见的红鱼、红鳍鱼、笛鲷鱼、石斑鱼等重新大量出现,为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创出一条新路。
北部湾北部海域气候温暖,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类繁殖生长。但是,由于近年来传统渔场捕捞过度,使经济鱼类资源出现严重衰退,尤其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些鱼,很难捕到。面对这种情况,广西水产部门从1979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了投放人工鱼礁和人工鱼礁树的试验。他们根据鱼类栖息的环境条件、摄食需要和生理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建造了一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人工鱼礁。这些人工鱼礁形状不一、重量不等。有些象开天窗的大屋顶,有些象门窗俱全的房间;研制人员还用破网片扎成树状,一头固定在鱼礁上,一头用塑料浮筒拉起,形成人工鱼礁树,吸引中上层鱼类前来栖息、觅食、产卵。到目前为止,广西沿海的防城、北海、钦州龙门已陆续投放人工鱼礁300多座。
广西水产部门第一批投放26个人工鱼礁一个月后,进行了一次灯光围网、刺网、手钓三种作业同时进行的试捕,在人工鱼礁区捕到36,800斤经济价值较高的鱼,比用同类手段同时间在对照区捕鱼量高1.6倍。石油部海上勘探局海上工程处还为人工投礁区进行水下实况彩色录相,从录相中可以看到:人工鱼礁和鱼礁树上附着了大量的海藻、珍珠贝、小牡蛎等生物,幼鱼在礁区和礁树间贪婪地摄食,石斑鱼和蓝圆鲹等鱼类追吞着附近的小杂鱼,美丽的鲳鱼在礁间幽闲地游动。还有一大群油魣鱼,有经验的渔民说足有两吨左右。据统计,目前人工鱼礁已吸引了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27种。其中包括一些原先不在这一带定居的鱼,也在人工鱼礁中栖息。
两年多来,通过各种手段的观察证明:一、人工鱼礁能增加定栖性岩礁鱼类资源,也能增加洄游性的底层、中上层鱼类资源,延长这些鱼的滞留时间或使其在此定居。保持渔场渔期相对稳定。二、人工鱼礁对大面积拖捕是一种障碍,因此,可以促使改变以拖为主的捕捞作业方式,恢复和发展传统的钓渔具和刺网、小围网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方法。三、人工鱼礁距岸较近而且固定,既可以增加鱼类产量,又便于保鲜、运输,提高产品质量。四、有利于实现海洋渔业的科学管理,是进行渔场基本建设,进一步实现海洋渔业农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