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北京京剧团在日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7
第6版()
专栏:日本通讯

北京京剧团在日本
本报记者 陈泊微
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北京京剧团应邀到日本进行访问演出。一个多月来,他们走了十多个城市,演出近30场次。日本各界都热烈欢迎来自北京的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
4月10日下午和夜晚,北京京剧团在东京的日本广播协会大剧场进行头两场演出,这座拥有3,600个座席的日本最大剧场全部客满。这一天,众议院议长福田一、副议长冈田春夫、参议院议长德永正利、文部大臣小川平二、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古井喜实等政界知名人士都来观看了演出。演出后,不少观众和京剧爱好者到后台同演员见面,摄影留念。《白蛇传》散场时,记者在剧场大厅外遇见日本前驻中国大使小川平四郎先生,他满意地说:“演得好,舞台的节奏,快慢相谐,有唱有武打,场面比我在中国看到的《白蛇传》场面略有删节,这样可能更适合我们日本人的兴趣,因为一般日本人看这样的戏总是喜欢剧情进展得快一点。”
北京京剧团一共带来六出戏:《霸王别姬》、《白蛇传》、《十八罗汉斗悟空》、《虹桥赠珠》、《金钱豹》、《三岔口》。“武戏”多,“文戏”较少。武戏中孙悟空的戏,最受欢迎。
武戏色彩浓烈,富于跃动性,固然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好的文戏,日本的观众也很欣赏。《霸王别姬》没有惊险、热闹的场面,也没有多少起伏的情节,但是很多日本人还是想一看为快。因为日本人在他们学过的“东洋史”中都知道楚汉之争的故事,加上近年来名作家司马辽太郎写的历史小说《项羽和刘邦》成为名噪一时的畅销书,项羽这个历史人物更引起人们的注意,何况《霸王别姬》一戏,又是梅兰芳的杰作之一,所以人们都愿看梅派弟子李玉芙和马永安合演的《霸王别姬》,以开眼界。有个朋友告诉我说,看剧时,他旁边一位女性聚精会神地听着虞姬的缠绵凄怆的唱腔,看着她的轻柔婀娜的舞姿,看着看着,感动得流起眼泪来了。一个姣美的中国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能引起现代日本女性的同情,这是演员的成功。
福根县医科大学教授家森幸男,在松江市看了京剧之后,兴奋地说,这一天是他的“中国日”,回去以后,立即用英文(因为他不懂中文)给李玉芙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写道,“您那极为优美的舞蹈和艺术的唱腔,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松江人民,给我们留下了不灭的最愉快的记忆”。信上又说,“我们高度赞赏你们的优美的传统艺术,并且深信它为我们两国人民的亲密友谊做出有益的贡献”。
福岛县的盘城市今年5月同中国的抚顺市结成友好城市。为了纪念这件事,这个市特地邀请北京京剧团于5月5日去演出。
市政府、市议会、市日中友好协会为京剧团举行了充盈着友好气氛的盛大欢迎酒会,当地艺术团体在会上表演了古典民族舞蹈,拳士们表演了少林拳。
5月8日,北京京剧团在地方上巡回演出了一圈之后转回东京进行第二次演出。演出后,有些观众来到后台,同演员们摄影作纪念。其中有个曾经创作过许多名曲的著名作曲家和乐队指挥三木稔,他说,他对京剧的音乐有兴趣,有机会想做些了解。
海外华侨中有不少的“京剧迷”,他们对祖国的这个传统艺术的热爱,是国内的人们想象不到的。东京有一位经营餐馆的姓吴的华侨,从北京京剧团演出第一天起,他看了一场又一场,看完了,还要同演员们交换表演方面的意见。这位京剧爱好者和几位好友组织了一个“票友社”,每个星期天的下午聚会,共同欣赏和研究京剧。这次要趁北京京剧团演出的良机,同演员们进行艺术交流。名古屋一位姓金的华侨,早年在学校学过京剧,研究京剧近四十年。他在自己的餐馆招待京剧团吃饭,席间,他同剧团演老生的李崇善同唱《空城计》,他唱司马懿,有板有眼,颇富韵味。
这次来日的北京京剧团共有69名演员和工作人员。主要演员几乎全是解放后戏曲专门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年演员,他们大多得到前辈名师的授艺和熏陶,艺术上都经过相当的磨练,而且工作上认真刻苦,他们的演出具有较高的水平,日本方面给予良好的评价。(附图片)
演出后,日本观众热情与演员李玉芙交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