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叶老的第一篇教育论文——《儿童之观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5-27
第8版()
专栏:

叶老的第一篇教育论文
——《儿童之观念》
商金林
叶圣陶先生的第一篇教育论文——《儿童之观念》,刊载在《妇女时报》第三号(宣统三年七月望日出版,署名叶陶)上。叶老在这篇文章中,就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个精辟的论点: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因为儿童“在学校之时间少,居家庭之时间多,况学校有假日,而家庭无一日离,家庭久而学校暂”,父母的言行“偶一不慎,即生弊病”,致使“儿童将弃学校所得而就家庭”,“智识道德”遭到“戕贼”。
叶老写这篇文章是受了邻居一位儿童的触发。这儿童“年九岁”,是“初等小学二年级生”,他在学校里“于教师之所授”的反帝反封建思想“颇能深信”,“时或流露语中”。可是到了家里,听了母亲的话,却去烧“雷祖香”,吃雷斋,祈求雷神不要“雷殛”;把国文教科书上的“雷祖亦偶像”,以及教师讲授的“偶像之不可崇拜”的“祛迷之言”,置居脑后。叶老在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敢告为儿童之母曰:凡有戕贼儿童智识道德之事,不可行之,不可言之。行则为儿童所摹仿,言则为儿童所听从。”叶老热忱地希望做母亲的要能就儿童在学校里所受的教育,“为之阐解,以补其不足,使学校家庭之教育,不相离异。”
在七十年前,做母亲的人很少受学校教育的,所以这篇文章着重说了母亲。一般说来,今天的母亲是不会叫儿童去烧香吃斋的;会不会叫儿童去做些有损于他们的“智识道德”的事呢?这是值得做父母时时警惕的,“偶一不慎,即生弊病”啊!当然,教育儿童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要有“儿童之观念”,要关心和爱护儿童,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和影响一代新人。诚如叶老所说:“儿童,接触既多,导之者均为至信之人,则其正确之观念乃得以永不挠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